《中国哲学史上卷》求取 ⇩

导言1

第一编 奴隶制时代(夏、殷、周至战国初期)哲学的产生和发展19

绪言19

第一章 夏、殷、周奴隶制发展时期哲学的产生和发展31

第一节 夏殷时期哲学思想的萌芽31

一、“绝地天通”的神权垄断--从自然崇拜到上帝崇拜31

二、“治水平土”的经验总结--从征服自然的神话幻想到认识自然的哲学萌芽35

第二节 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和哲学思想的产生38

一、殷末开明政论家的哲学思想38

二、西周初统治集团的哲学思想40

第三节 西周末年的社会动荡和哲学思想的发展45

一、怨天、尤人思潮的兴起45

二、五行、阴阳思想的发展49

第二章 春秋时期的无神论思潮和史墨、孙武的朴素辩证法54

第一节 春秋时期的无神论思潮54

一、季梁、史嚣的重民轻神思想54

二、叔兴、子产的天人相分思想56

第二节 晏婴、史墨的朴素辩证法思想57

一、晏婴的“和与同异”、否可“相济”的思想58

二、史墨的“物生有两”、皆有“倍贰”的思想59

第三节 孙武的朴素唯物论和军事辩证法62

一、《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的朴素唯物论思想63

二、《孙子兵法》中“奇正相生”的军事辩证法思想65

三、范蠡的“赢缩转化”的辩证法思想70

第三章 孔丘的唯心主义哲学72

一、由尊天思想到唯心主义的命定论73

第一节 “与命与仁”的世界观73

二、强调主观自觉精神的仁学思想76

第二节 “学思”并重的认识理论80

一、承认上智“生知”的先验论80

二、重视学知,提倡“下学上达”的认识方法81

第三节 “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84

一、“和而不同”、“执两用中”的矛盾和谐论84

二、三代相“因”、“损益可知”的历史发展观86

三、“叩其两端”、“温故知新”的认识辩证法87

第四节 孔丘思想的历史地位88

第四章 墨翟的唯物主义经验论91

第一节 “必以众之耳目之实”为基准的唯物主义经验论92

一、认识来源于“耳目之实”92

二、“取实予名”与“察类明故”93

三、“言必立仪”的三表法95

第二节 “尚力”、“非命”与“天志”、“明鬼”的思想矛盾97

一、“尚力”、“非命”及对“命定论”的批判97

二、“天志”、“明鬼”的神秘主义思想100

第三节 “兼以易别”的社会矛盾观102

一、“尚贤”、“尚同”103

二、“兼爱”、“非攻”105

三、“非乐”、“节用”106

第五章 《老子》的唯心天道观和辩证发展观108

第一节 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109

一、“道”兼有两重属性109

二、“道”生万物与“道法自然”111

第二节 “静观”、“玄览”的神秘主义认识论115

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118

第三节 “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118

二、“反者道之动”120

三、“挫锐”、“解纷”,“归根曰静”122

四、复古倒退的社会历史观123

第四节 《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125

第二编 封建制形成时期(战国中、晚期)哲学矛盾运动的展开131

绪言131

第一章 子思、孟轲对儒家哲学的深化发展141

第一节 子思“存诚尽性”的主观唯心主义141

一、对孔丘“中庸”思想的发挥141

二、以“诚”为核心的神秘认识论143

第二节 孟轲“尽心知天”的天人合一思想145

一、性善论--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146

二、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151

三、英雄史观和历史循环论155

第二章 道家分化中出现的两个重要哲学派别159

第一节 《管子》书中《心术》等篇的唯物主义“精气”说159

一、“道”即“精气”的唯物世界观159

二、“静因之道”的消极反映论163

第二节 庄周的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165

一、“物物者非物”的天道观166

二、以相对主义为基础的认识论169

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的宿命论175

第三章 名辩思潮和后期墨家181

第一节 惠施“合同异”的哲学观点和逻辑思想182

第二节 公孙龙“离坚白”的哲学观点和逻辑思想188

第三节 后期墨家的自然哲学和逻辑理论195

一、后期墨家的哲学观点197

二、后期墨家的逻辑理论202

第四章 总结先秦百家争鸣的荀况哲学208

第一节 “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自然观209

一、天道自然的思想210

二、“天行有常”的思想211

三、“天人相分”的思想212

四、“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213

第二节 “虚壹而静”的唯物主义认识论214

一、“天官簿类”和“心有征知”214

二、“虚壹而静”以“解蔽”的认识方法216

三、“学至于行而止”的知行观220

四、“制名以指实”的逻辑思想222

一、“人之性恶”与“化性起伪”226

第三节 “化性起伪”和“明分使群”的人类史观226

二、“明分使群”的社会起源说229

三、厚今薄古与“古今一度”、“虽久同理”的矛盾232

第四节 对百家争鸣的理论总结234

第五章 总结变法运动历史经验的韩非哲学237

第一节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历史进化论237

一、“不期修(循)古、不法常可”的社会发展观237

二、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239

第二节 “道理相应”的唯物主义规律观241

一、“万物各异理,而道尽稽万物之理”241

二、“缘道理以从事,无不能成”243

第三节 注重“参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245

一、反对“前识”,坚持唯物主义的认识原则245

二、“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247

第四节 矛盾之说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249

一、关于矛盾的同一性和不平衡性的思想250

二、关于矛盾转化的条件性的思想252

三、关于斗争在摧毁旧事物中的作用253

第六章 邹衍和《易传》的哲学思想255

第一节 邹衍的哲学思想255

一、“五德终始”的历史观257

二、“以小摊大,以今推古”的方法论259

第二节 《易传》的哲学思想262

一、《易传》的宇宙生成图式及其思想体系的矛盾262

二、《易传》的辩证法思想及其形而上学归结266

第三编 封建社会前期阶段(秦汉至隋唐)哲学的发展275

绪言275

第一节 秦及汉初新兴地主阶级建立封建统治思想的理论准备285

第一章 秦汉之际的哲学思潮285

第二节 汉初黄老之学的朴素唯物论291

一、汉初黄老“无为”思想291

二、《黄老帛书》中的哲学思想294

第三节 贾谊政论中的辩证矛盾观304

第二章 汉代正宗神学的奠基者董仲舒的哲学思想313

第一节 董仲舒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313

第二节 “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315

第三节 “深察名号”的唯心主义认识论322

第四节 “物必有合”、“天道不变”的形而上学325

第五节 董仲舒哲学的历史作用328

一、董仲舒的历史地位328

二、董仲舒与谶纬神学331

第三章 战斗无神论者王充的哲学思想336

第一节 王充哲学的历史前提和思想渊源337

第二节 “元气自然”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对天人感应论的否定340

第三节 “疾虚妄”、“重效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对圣人神而生知论的否定348

第四节 “殊气相革”的朴素辩证法和自然定命的形而上学的矛盾352

一、“同气相成,殊气相革”的辩证法思想352

二、“命不可勉,时不可力”的自然定命论356

第五节 “汉盛于周”的历史进化观和“百代同道”的历史循环论的矛盾359

一、“汉盛于周”的历史进化论359

二、“百代同道”的历史循环论362

第六节 王充哲学的历史地位363

第四章 三国西晋时期的玄学思潮365

第一节 玄学的产生及其演变366

一、玄学产生的社会基础366

二、玄学思潮的演变过程368

第二节 王弼的“贵无”论372

一、“以无为本”的唯心主义本体论373

二、“静为躁君”的形而上学动静观377

三、“得意忘象”的神秘主义认识论379

第三节 郭象的“独化”论381

一、“万物独化”的唯心主义本体论382

二、“冥而忘迹”的神秘主义认识论385

三、“大小俱足”的形而上学诡辩论387

第五章 反玄学思潮在斗争中发展391

第一节 嵇康的“名教不合自然”论391

一、“元气陶铄,众生禀焉”的唯物主义自然观392

二、“求之自然之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395

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政治论397

第二节 杨泉的《物理论》399

一、《物理论》中的气一元论400

二、《物理论》中的自然辩证法402

三、杨泉思想的批判性404

第三节 欧阳建的“言尽意论”406

第四节 鲍敬言的“无君论”408

第六章 东晋南北朝佛教哲学的传播和发展412

第一节 佛教传播的社会历史条件412

第二节 般若空宗的传入及其与玄学的合流415

第三节 僧肇的“般若”学419

一、“即万物之自虚”的本体论419

二、“即动而求静”的动静观424

三、般若“无知,故无所不知”的认识论428

一、慧远的“法性不变”论430

第四节 慧远的“法性”论与竺道生的“涅槃”学430

二、竺道生的“顿悟成佛”说433

第七章 反佛的战斗无神论者范缜的哲学436

第一节 范缜《神灭论》及其思想先驱436

第二节 《神灭论》对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论证439

一、“形神相即”的新命题439

二、“形质神用”的新范畴440

第三节 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质的多样性和变化性的辩证分析442

一、区别不同的“质”有不同的“用”442

二、“生灭之体”的“渐变”与“歘变”的变化观443

第四节 《神灭论》的理论贡献与局限444

第八章 隋唐时期佛教哲学的新发展447

第一节 隋唐佛教哲学的社会基础及理论特征447

一、隋唐佛教的社会基础447

二、隋唐佛教的理论渊源449

三、隋唐佛教哲学的一般思辨结构451

第二节 华严宗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法界缘起论”453

一、“立破无碍”的判教理论454

二、“心尘”互为缘起的唯心主义本质458

三、“四法界”说中貌似辩证法的神学思辨461

第三节 禅宗的主观唯心主义的“顿悟成佛论”470

一、禅宗“革新”佛教的社会根源470

二、禅宗主观唯心主义体系的主要环节472

三、禅宗哲学思想的历史作用480

第九章 韩愈、李翱的唯心主义哲学483

第一节 韩愈的唯心主义道统论483

一、客观唯心主义的道统虚构483

二、“顺天”、“合道”,性分“三品”的形而上学487

三、圣人创制立法的唯心史观489

第二节 李翱的唯心主义复性论491

一、性善情邪的僧侣主义人性论491

二、直觉主义的认识论493

第三节 韩愈、李翱哲学的历史影响495

第十章 柳宗元、刘禹锡的唯物主义无神论体系497

第一节 柳宗元的战斗无神论498

一、“元气自动”的自然观498

二、天与人“不相预”的无神论及其对传统神学的批判500

第二节 刘禹锡的朴素辩证法503

一、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论证503

二、“天与人交相胜”的朴素辩证法及其对神学根源的揭露506

第三节 柳宗元的历史发展观512

第四节 柳宗元、刘禹锡哲学的历史地位516

1982年12月第1版《中国哲学史上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肖萋父 李锦全主编 1982年12月第1版 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哲学史  3  上(1984 PDF版)
中国哲学史 3 上
1984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哲学  卷上( PDF版)
中国哲学 卷上
中国哲学大纲 中国哲学问题史 上册( PDF版)
中国哲学大纲 中国哲学问题史 上册
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1985 PDF版)
哲学大辞典·中国哲学史卷
1985
中国哲学史稿  上(1980 PDF版)
中国哲学史稿 上
1980
中国哲学史  上(1972 PDF版)
中国哲学史 上
1972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上(1919 PDF版)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上
1919 商务印书馆
中国近代哲学史  上(1989 PDF版)
中国近代哲学史 上
198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简史  上(1963 PDF版)
中国哲学简史 上
1963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哲学大辞典  中国哲学史卷(1985 PDF版)
哲学大辞典 中国哲学史卷
1985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  上(1982 PDF版)
中国哲学史 上
1982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  上(1980 PDF版)
中国哲学史 上
1980 北京:中华书局
第一编  2  中国哲学史  卷上(1989.10 PDF版)
第一编 2 中国哲学史 卷上
1989.10 上海市:上海书店出版社
哲学大辞典  中国哲学史卷(1995 PDF版)
哲学大辞典 中国哲学史卷
1995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国哲学史大纲  卷上(1987 PDF版)
中国哲学史大纲 卷上
1987 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