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克莱哲学研究》
作者 | 傅有德著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32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01003001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7727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前言页1
引论1
第一章 生平和著作23
一 童年与学生时代23
二 主要著作的问世25
三 百慕达计划36
四 克罗因主教46
五 谢世牛津52
六 生平总论55
第二章 非物质主义的形成及其思想渊源57
一 “第一论证”58
二 “第二思想”的诞生62
三 洛克的影响68
四 马勒布朗士的促进82
五 培尔的警示和科学家的帮助92
第三章 新原理105
一 新原理与怀疑主义原理的关系106
二 巴克莱哲学的目的和任务110
三 新原理--“存在就是被感知”115
四 关于新原理的几种不同理解130
五 新原理的作用和意义134
第四章 观念论140
一 观念对心灵的依赖性141
二 感官的观念与想象的观念146
三 观念与事物151
四 观念与两种性质的感觉154
五 观念的同一性与差别性161
六 现象主义165
七 观念论世界观与常识和实在论168
第五章 驳物质论171
一 巴克莱所批判的物质172
二 物质不是心外之物176
三 不思想的物质不可能拥有观念181
四 作为基质的物质概念是没有意义的184
五 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187
六 物质不能成为生产观念的原因、工具或偶因190
七 关于“先验证明”的主要手法193
八 否认物质实体的“后验证明”200
第六章 精神实体论208
一 精神实体的一般特征208
二 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214
三 上帝的本质、作用和意义223
四 关于人的心灵229
五 精神实体论与“非物质主义”235
第七章 自然哲学238
一 论时间239
二 论空间243
三 运动观246
四 因果观255
五 关于数学中的几个问题260
第八章 反抽象论269
一 流行的抽象论270
二 巴克莱的驳难274
三 语词的意义286
四 语言的多种功用291
五 具体的思维方式293
六 反抽象论与非物质主义298
附录302
主要参考书目302
巴克莱生平大事记315
英文提要318
后记327
再版后记330
1999《巴克莱哲学研究》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傅有德著 1999 北京: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贝克莱的唯心主义哲学
- 197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巴托克研究论文集
- 1981
-
- 哲学研究
- 1991年
-
- 洛克巴克莱休谟 全一册
- 1934.09 世界书局
-
- 洛克巴克莱 休谟
- 1934.09 世界图书
-
- 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
- 1983.02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哲学研究
- 1937 上海:中华书局
-
-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研究
- 1984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巴甫洛夫学说哲学基础研究提纲
- 1954 中国科学院出版
-
- 马克思哲学美学思想研究
- 1983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 哲学研究
- 1996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
- 1983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研究
- 198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1996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