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诠释 佛弟子菩萨的实践及其详解》
作者 | 佛子陀美 编者 |
---|---|
出版 | 未查询到或未知 |
参考页数 | 84 |
出版时间 | 199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99296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一礼赞与誓愿1
(一)礼赞1
(二)誓愿1
二详解3
(一)皈依佛门3
1、暇满人生的意义3
2、舍弃故里5
3、置身幽静6
4、舍弃此生8
5、抛弃恶友10
6、投拜善师友12
(1)从思想上投拜老师13
(2)从物质上投拜老师13
7、皈依14
(二)三士之道16
1、下士之道16
2、中士之道18
3、上士之道21
(1)发菩提心21
(2)实践菩提二心25
<一>修行实践世俗谛菩提心25
1、修行等引自他相换25
2、勇于接受后得的不幸和灾难27
a、勇于接受四个不愿意28
(1)接受求而不得之苦28
(2)勇于接受苦难29
(3)承受毁誉31
(4)承受贬损32
b、忍受两个难以忍受的遭遇34
(1)忍受恩将仇报的行为34
(2)忍受欺凌36
c、贫富都能忍受38
(1)忍受贫困38
(2)能够承受富贵39
d、爱和恨都能承受42
(1)能够承受恨42
(2)能够承受爱44
<二>修行实践胜义谛菩提心45
1、修行平等住离戏思想46
2、修行克服对后得的爱恨之物的爱憎思想47
(1)修行克服对爱物的爱恋思想47
(2)修行克服对可恨之人和事物的憎恶思想48
3、学习发菩提心的教导50
A学习并实践六波罗蜜多(六度)50
(1)学习并实践彻底的布施50
(2)学习并实践彻底的守戒52
(3)学习并实践彻底的能忍54
(4)学习并实践彻底的精进努力56
(5)学习并实践彻底的禅定57
(6)学习并实践彻底的上智59
B学习四法61
(1)自行鉴别并克服自迷61
(2)放弃指摘菩提心者的过错63
(3)克服对施主家的依恋之心65
(4)决不说恶语粗言67
C 学习克服烦恼68
D 学习清醒而自觉地为他人谋利70
E 善果利于圆满成佛72
三、结束语74
(一)写作的目的75
(二)正确的行为准则75
(三)自谦地请求他人见谅75
(四)撰写本论所获得的善果用于成就菩提心75
(五)四完美的署名76
跋语76
佛子行79
佛子陀美生平简介83
土登曲吉扎巴生平简介84
1998《《佛子行》诠释 佛弟子菩萨的实践及其详解》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佛菩萨圣德大观 上集
- 1984 华宇出版社
-
- 佛说梵纲经菩萨戒本
- 1993
-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浅释
- 法界佛教大会
-
- 《佛子行》诠释 佛弟子菩萨的实践及其详解
- 1998
-
- 佛子行讲记
- 教藏法源流通
-
- 佛陀的样子
- 宜兴大觉寺
-
- 入菩萨行论广释 下
- 福建莆田广化寺
-
- 入菩萨行论广释 中
- 福建莆田广化寺
-
- 佛教画藏 罗汉部 佛陀十大弟子 中
- 1996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佛教画藏 罗汉部:佛陀十大弟子 下
- 1996 北京:东方出版社
-
- 佛菩萨圣德大观 下集
- 1984 华宇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