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评价》
作者 | 李植斌著 编者 |
---|---|
出版 |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92 |
出版时间 | 1999(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1201125X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9744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摘 要1
第一章绪论1
一、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综述1
目次1
Abstract4
二、本项研究的基本思路8
第二章城市土地合理利用13
第一节 国外城市土地利用研究14
附图目录15
图2-1伯吉斯同心圆土地利用模式15
图2-2扇形土地利用模式17
图2-3哈里斯—乌尔曼的多中心土地利用模式18
图2-4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模型21
图2-5容积率与成本价格关系22
图2-7竞标土地利用模式25
图2-6竞标地租函数与区位均衡25
图2-8多中心城市地价曲线26
图2-9规划控制下的地价曲线26
第二节城市土地开发与再开发27
图2-10建筑物的使用寿命32
图2-11 土地再开发时机变化32
图2-12交通条件对土地再开发时机的影响33
第三节 土地可持续利用35
图2-13城市边缘区的结构46
第三章城市土地的供给与需求49
第一节土地需求49
图3-1地价与土地需求之间的关系51
图3-2土地需求曲线的变化52
第二节土地供给53
图3-3土地经济供给与地价的关系56
图3-4土地供求的瞬时均衡曲线57
第三节 土地的供求均衡与不均衡57
图3-5土地供求的短期均衡曲线58
图3-6土地供求的长期均衡曲线59
第四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的供求关系60
图3-7土地需求变化与土地供求均衡的关系60
第四章城市土地利用的发展变化62
第一节城镇用地现状63
第二节城镇土地利用特点65
附表目录65
表4-1 温州市建制镇用地及土地利用65
图4-1瑞安市东部城镇密集区用地现状67
表4-2 1990~1995年温州市城镇扩展用地占用耕地情况68
第三节城镇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69
表5-1 1995年我国城市用地结构的平均状况76
第五章城市土地利用结构76
第一节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现状分析76
表5-2 1996年中国主要城市建设用地结构78
表5-3温州市建成区土地利用结构79
表5-4温州市居住用地综合利用调查80
表5-5温州市主要道路现状表81
表5-6瑞安市建成区用地结构82
表5-7瑞安市东部六镇建城区用地结构83
表5-8龙港、金乡镇居住用地综合利用调查表83
表5-9瑞安市东部六镇建成区用地结构(修正后)83
图5-1温州市城镇体系86
第二节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效率87
表5-10温州市城镇用地分布及增长情况87
表5-11城市用地结构比较89
第三节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90
表5-12我国城市用地结构及人均用地变化92
第四节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更新与重组99
第五节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调节机制104
第六章城市用地扩展的趋势与动力机制107
第一节城市用地扩展的趋势107
表6-1 1981~1995年中国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增长情况108
表6-2城市规模增长情况比较109
图6-1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经济增长比较110
表6-3不同统计口径计算的城乡人均建设用地111
图6-2洞头半岛工程与深水港建设113
表6-4 1990~1995年温州市建成区规模扩展115
表6-6温州市建制镇各类建设用地增长情况116
表6-5温州市各类建设用地增长情况116
第二节 城市用地快速增长的动力机制117
第三节城市发展速度及合适的城市发展规模122
第一节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涵126
第七章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126
第二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原则128
第三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内容130
表7-1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131
第四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132
表7-2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及建设用地结构134
第五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过程与方法135
图7-1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过程136
图7-2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动态评价与调控模式138
第六节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实例分析139
表7-3温州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141
图7-3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功效和因子协调度权重值143
表7-4温州市地面水质状况146
第一节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调控目标148
第八章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调控148
第二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调控机制与模式149
图8-1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调控机制系统149
图8-2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调控模式及结构151
第三节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调控措施152
图8-3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调控系统153
图8-4温州市绿廊与嵌块绿地组合165
图8-5平衡区位的取得171
一、结论173
第九章结语173
二、问题讨论174
表9-1城市内与周围林地的相互关系175
参考文献181
致谢191
1999《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评价》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植斌著 1999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利用
- 1998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 土地资源持续利用与信息技术
- 1998
-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城市用地评价说明
- 1982
-
- 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英文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 城市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1996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 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 1996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矿业城市与可持续发展文集
- 1998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
- 土地估价理论与实务 我国城市土地估价实践探讨
- 1992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 城市发展土地利用与房地产
- 1996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 土地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 1991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土地管理与土地利用
- 1986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 城乡土地评价
- 1996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 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
- 1992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灾害防御
- 1998 北京:气象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