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压力与流量测定基本原理》
作者 | 吕安陆译 编者 |
---|---|
出版 | 徐氏基金会 |
参考页数 | 541 |
出版时间 | 1980(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4113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部分 温度及其测定方法3
第一章 早期预测冷热程度的尝试3
1-1 一般普遍对於冷热的知觉3
1-2 以往发展情形概述3
1-3 参考文献6
第二章 空气温度计8
2-1 波义耳——马瑞特定律8
2-2 查理——给吕萨克定律9
2-3 克拉柏隆状态方程式9
2-4 雷诺特理想气体11
2-5 参考文献13
代表符号14
第三章 温度的热力学观点16
3-1 凯氏热力学温标16
3-2 热力学定理及同一性质18
3-3 绝对温度的实际获得20
3-4 参考文献22
代表符号23
第四章 国际实用温标25
4-1 固定点25
4-2 内插法及内插方程式26
4-3 标准经验温标28
4-4 预言41
4-5 参考文献43
代表符号44
第五章 液体温度计46
5-1 原理与定义46
5-2 杆的刻度校准47
5-3 玻璃特性的记注51
5-4 参考文献51
代表符号52
第六章 电阻测温术53
6-1 原理53
6-2 感测器54
6-3 电路与电桥57
6-4 方程式及其解59
6-5 凯兰得系数67
6-6 参考文献72
代表符号73
第七章 温差电测温术75
7-1 基本关系的历史发展75
7-2 凯尔文关系79
7-3 温差电学的微视观点84
7-4 温差电学的巨视观点86
7-5温差电路的一些定律89
7-6 基本温差电路92
7-7 电路组件中的不稳定性102
7-8 温差电的参考表104
7-9 温差电路分析113
7-10 参考文献136
代表符号138
第八章 光测高温术141
8-1 历史回顾141
8-2 光测高温术原理144
8-3 刻度校订154
8-4 双色光测高温计156
8-5 自动光测高温计156
代表符号158
8-6 参考文献158
第九章 温度感测器的刻度校准160
9-1 总论160
9-2 受控制的温度环境161
9-3 内插法171
9-4 由刻度校准数据求温度176
9-5 参考文献184
代表符号185
第十章 不稳定性与统计学187
10-1 总论187
10-2 统计的关系189
10-3 参数之变异203
10-4 不确定性之考虑210
10-5 不确定性向结果的推进211
10-6 所需的测定值数量214
10-7 参考文献218
代表符号219
第十一章 运动流体中的温度测定221
11-1 理想化的气体221
11-2 理想化的气体—温度—感测探针222
11-3 理想化的气体——温度关系222
11-4 理想化的液体224
11-5 真实气体效应225
11-6 真实液体效应227
11-7 恢复因子228
11-8 气体的动态校正因子237
11-9 特别动态校正因子239
11-10 动态校正因子的应用241
11-11 参考文献242
代表符号243
第十二章 装置方式对温度感测器的效应246
12-1 用於流体装置的组合热传递方程式246
12-2 组合的热传递方程式解251
12-3 某些有用的热传递系数256
12-4 流体的应用及实例263
12-5 固体的应用267
12-6 参考文献270
代表符号271
第十三章 瞬间温度测定274
13-1 总论274
13-2 一级回应的数学发展276
13-3 二级回应279
13-4 以实验方法求时间常数283
13-5 时间常数的应用285
13-6 修正的考虑因素287
13-7 增进回应的方法290
13-8 参考文献293
代表符号294
第二部分 压力及其测定297
第十四章 压力的概念297
14-1概念297
14-2 历史回顾300
14-3 简短的摘要302
14-4 参考文献303
代表符号303
第十五章 压力标准305
15-1 负重活塞压力计305
15-2 液柱压力计311
15-3 微量液柱压力计315
15-4 气压计319
15-5 麦克里德压力计量器325
15-6 参考文献330
代表符号331
第十六章 习用压力换能器原理334
16-1 定义334
16-2 机械压力换能器335
16-3 电压力换能器341
16-4 参考文献347
代表符号347
17-2 数学关系349
17-1 定义349
第十七章 运动流体中压力的测定349
17-3 静压力的感测353
17-4 感测总压力372
17-5 横向梯度效应376
17-6 扰动效应381
17-7 推论总压力382
17-8 参考文献382
代表符号384
第十八章 瞬间压力测定387
18-1 总论387
18-2 用於气体的数学发展387
18-3 充满液体的压力系统的回应399
18-4 参考文献401
代表符号402
第三部分 流量及其测定406
第十九章 流率的概念406
19-1 概念406
19-2 历史回顾409
19-3 参考文献410
代表符号411
第二十章 开放流道流动412
20-1 一般关系412
20-2 自由流出的水闸417
20-3 浸没流出的水闸419
20-4 堰423
20-5 参考文献425
代表符号425
第二十一章 封闭流道流动的理论流率427
21-1 总论427
21-2 定密度流体428
21-3 可压缩的流体430
21-4 临界流动关系433
21-5 参考文献435
代表符号436
22-1 总论438
第二十二章 泄放系数438
22-2 ASME流动喷嘴442
22-3 HEI流动喷嘴457
22-4 ASME细腰流量计459
22-5 ASME直角边缘孔口459
22-6 参考文献468
代表符号469
第二十三章膨胀因子471
23-1 总论471
23-2 以实验法测定Y473
23-3 以分析法决定Y473
23-5 喷嘴与细腰流量计的膨胀因子475
23-4 实验法与分析法的Y值比较475
23-6 孔口的膨胀因子483
23-7 在流体计量中的一个问题484
23-8 参考文献485
代表符号485
第二十四章 装置及不确定性487
24-1 流动计的装置487
24-2 不稳定性488
24-3 决定流率不确定性的实例499
24-4 参考文献503
代表符号503
题解506
1980《温度压力与流量测定基本原理》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吕安陆译 1980 徐氏基金会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温度测量仪表
- 1982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量子力学の基本原理
- 1997.09 日本評論社
-
- 压力舆温度之量测 工具机手册 第51册
- 1981
-
- 热处理炉温度测量与控制
- 1984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温度测量基础
- 1998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 压力与固体膨胀温度计
- 1988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 温度测量技术
- 1991 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
- 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常用测量仪表实用指南
- 1988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 动态压力测量原理及方法
- 1986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 压力测量仪器的管理
- 1983 北京:计量出版社
-
- 火焰温度测量 物理基础和方法
- 1965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互换性原理与测量基础
- 1987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 温度计量与测试
- 1998 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
- 温度、压力、流量测量基础
- 1985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 光学测量与象质鉴定
- 1988 北京: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