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发展理论 比较马克思与韦伯的中国论》
作者 | 杜奉贤著 编者 |
---|---|
出版 | 正中书局 |
参考页数 | 180 |
出版时间 | 1997(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9570911271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62949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自序3
导论7
第一节 研究背景8
第二节 研究架构与方法14
图1.1 研究架构与章节分配示意图15
第一篇理论模式:马克思与韦伯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解释21
第一章 马克思论中国历史的发展22
第一节 亚细亚生产方式时期的发展23
第二节 天朝时期的发展31
第三节 西方冲击下的发展39
表2.1 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40
图2.1马克思论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图44
第二章 韦伯论中国历史的发展47
第一节 大一统之前的发展48
第二节 大一统之後的发展58
图3.1 韦伯论中国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网络图74
第二篇理论後设:对马克思与韦伯之中国论的後设分析77
第一章 对马克思与韦伯之中国论的动机分析78
第一节 研究动机79
第二节 理论动机81
第一节 分析途径87
第二章 对马克思与韦伯之中国论的方法论分析87
第二节 分析方法94
第三篇理论验证:从中国历史论马克思与韦伯的中国论101
第一章 古代中国和马克思与韦伯的中国论102
第一节 国家的形成103
第二节 经济与生产关系109
第三节 政治社会网络116
第二章 帝制中国和马克思与韦伯的中国论128
第一节 章伯中国论的检讨129
第二节 马克思中国论的检讨136
表6.1历代人口与耕地比率137
第三节 马克思—韦伯理论的重构144
结论159
图7.1 解释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因果网络图163
参考资料165
1997《中国历史发展理论 比较马克思与韦伯的中国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杜奉贤著 1997 正中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日本的比较
- 1991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 马克斯·韦伯
- 1987
-
-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 1989年3月第1版 重庆出版社
-
- 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古典社会学理论-马克思、涂尔干与韦伯
- 1986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 马克斯·韦伯
- 1999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 马克斯·韦伯与现代政治理论
- 1989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历史探索与现实发展
- 1999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1992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 1994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经济大变动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
- 1988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
- 1990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 1991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 现代资本主义理论 对马克思、韦伯、熊彼特、哈耶克的比较研究
- 1989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