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警察科学知识全书》求取 ⇩

第一章:刑事侦查总论1

第一节:科学在刑事侦查上运用之价值1

第一目:刑事警察之基础科学智识与训练1

第一部:刑事侦查1

第二目:刑事警察之智识与经验3

第二节:刑事警察与法医3

第一目:法医之智识与任务3

第二目:刑事警察与法医之合作4

第三目:案情之科学研究与客观判断6

第四目:犯罪之分析比较与列表纪录8

第六目:摈除左右吾人思想之舆论势力9

第五目:良医不是良法医9

第七目:法医之过去现在与未来10

第二章:现场之侦查12

第一节:现场之意义及范围12

第二节:现场侦查不可忽略的两个问题13

第一目:第一个问题:此地有否犯罪可能?13

第二目:第二个问题:剖尸检验与保存痕迹14

第三节:侦查方向之决定14

第一目:刑事警察极应纠正的两种错误观念14

第二目:如何决定侦查方向15

第三目:「智识」「经验」与案情判断16

第四节:侦查计划之拟定17

第一目:侦查何以必须要有计划?17

第二目:侦查计划上的三个根本要求18

第三目:侦查之程序20

第五节:死者处身环境之分析24

第六节:生理检验与技术侦查25

第七节:现场之痕迹26

第一目:现场痕迹之纪录26

第二目:痕迹真伪之判断方法26

第三目:痕迹价值之判断27

第四目:痕迹与犯罪方法关系之研讨29

第八节:现场痕迹与决定侦查计划之影响30

第一目:现场动作须有计划与步骤30

第二目:痕迹破坏后与侦查之影响30

第三目:按照实际情形决定整个侦查计划33

第四目:尸体检验之程序与痕迹印证36

第五目:尸斑之鉴定38

第六目:特种谋杀方法之尸体检查39

第七目:骨折碎裂之检查方法41

第八目:枪杀案之检查方法42

第一节:第一个问题:犯罪之性质?43

第一目:自杀与谋杀案情鉴定之困难43

第三章:侦查计划中之七大问题43

第九目:刑警出发现场侦查时应携带之物品43

第二目:带威胁性?兼动机复杂之自杀案件46

第三目:关于自杀与谋杀几种错误观念之纠正47

第四目:从死者自杀前之准备行为上观察案情50

第五目:从尸体之姿态及位置上观察案情51

第六目:从服用毒物甜苦之色味上观察案情51

第七目:从尸体决斗之伤痕上观察案情52

第八目:从生前上吊或死后吊上之时间上观察案情53

第九目:从门户之开闭情景上观察案情54

第十目:从死者伤势之轻重上观察案情58

第十一目:从伤口之部位与方向上观察案情59

第十二目:从共犯之痕迹及反证上观察案情60

第十三目:从尸体腕间的伤痕及服装上观察案情60

第十四目:从现场遗下的凶器上观察案情61

第十五目:从生前受伤或死后受伤之情态上观察案情62

第十六目:从死者之心理与行为能力上观察案情63

第十七目:从尸体口中之塞布及面目表情上观察案情63

第十八目:案情之多方研究与扩大侦查范围65

第二节:第二个问题:犯人是谁?66

第一目:迹证与人证66

第二目:从犯罪之原因上侦查犯人67

第三目:从最希望其死亡之仇人中侦查犯人67

第四目:从个人经济环境之透视上侦查犯人68

第五目:五种重大嫌疑犯之侦查69

第六目:伪证串供与犯罪之设计70

第七目:普通办案找寻线索之四种方法73

第八目:侦查无头尸案之五大要领75

第九目:侦查枪杀案之两个原则78

第三节:第三个问题:犯罪之地点?80

第一目:移尸与灭迹80

第二目:痕迹反证之价值80

第三目:痕迹直证之价值81

第四目:痕迹直证与反证价值之比较83

第五目:破案关键之犯罪地点问题84

第一目:直证的痕迹86

第四节:第四个问题:有否共犯?86

第二目:反证的痕迹87

第五节:第五个问题:犯罪之原因?87

第一目:自杀之原因87

第二目:谋杀之原因90

第六节:第六个问题:犯罪之时间?94

第一目:犯罪时间在侦查上之重要94

第二目:物证重于人证96

第三目:黑暗中犯罪之迹证97

第四目:钟表在迹证上之价值98

第五目:从尸体之变化上观察犯罪时间98

第六目:从植物之生长上观察犯罪时间99

第一目:从犯罪之行为推证犯人之心理100

第七节:第七个问题:犯罪之方法?100

第二目:案情之科学研究方法102

第三目:根据犯罪痕迹推断犯罪历程105

第四章:现场迹证保存法106

第一节:保存迹证系刑事警察的任务106

第二节:尸体搬运之方法107

第三节:血衣之保存107

第四节:吊颈绳之保存108

第五节:枪弹之保存108

第七节:其他痕迹之保存110

第六节:指纹迹之保存110

第五章:纪录、绘图、摄影与制型111

第一节:纪录111

第一目:纪录之意义与内容111

第二目:纪录之方法112

第三目:纪录之注意113

第二节:绘图114

第三节:摄影115

第四节:制型116

第一章:自杀118

第一节:自杀之史?由来118

第二部:自杀与谋杀118

第二节:自杀原因之分析121

第一目:远因与近因121

第二目:外因与内因122

第三节:自杀之方法和外状126

第一目:自缢126

第二目:绞死127

第三目:服毒128

第四目:投河132

第五目:自焚134

第六目:绝食134

第九目:刀杀135

第十目:高坠135

第七目:触电自杀135

第八目:枪杀135

第十一目:吞金136

第四节自杀案件之侦查136

第二章:谋杀137

第一节:谋杀之意义137

第二节:谋杀的动机138

第一目:动机单纯的谋杀案138

第二目:动机复杂的谋杀案140

第三节:谋杀的方法142

第二目:刺杀143

第一目:枪杀143

第四目:窒息144

第三目:击杀144

第五目:毒杀145

第六目:炸毙146

第七目:慢性的谋杀146

第八目:其他谋杀方法(烧杀、溺毙、高堕、饥饿、其他)146

第四节:犯人的范围147

第五节:犯人与被害人的关系147

第六节:谋杀案之特种侦查工作148

第七节:谋杀之预防149

第一节:审讯学之意义155

第二节:审讯之要旨155

第三部:审讯155

第一章:审讯之意义及其研究范围155

第三节:审讯学研究之范围156

第二章:审讯者之修养与态度156

第一节:审讯难156

第二节:审讯者之修养与态度157

第一目:要同情——忌偏执157

第二目:要沉静——忌忿燥157

第一目:要迂回——忌刺激158

第三节:审讯之用语158

第五目:要宽仁——忌苛刻158

第三目:要诚恳——忌欺骗158

第四目:要严明——忌戒惧158

第二目:要同情——忌刻薄159

第三目:要渐进——忌急燥159

第四目:要广泛——忌狭窄159

第五目:要催劝兼施:恩威并济159

第三章:人类性格的观察160

第一节:从生理上观察人类的性格160

第一目:第一格:神经质160

第二目:第二格:胆汁质160

第四目:第四格:粘膜质161

第三目:第三格:多血质161

第二节:从心理上观察人类的性格162

第一目:内倾的性格162

第二目:外倾的性格163

第三目:调和的性格163

第四章:心理学在审讯技术上之运用164

第一节:从心理上观察人的犯罪164

第二节:从心理上审讯人的犯罪165

第五章:证人审讯168

第一节:何谓证人168

第一目:不能据情陈述的证人169

第二节:证人之类别169

第二目:不愿据情陈述的证人172

第三目:有专门智识的证人173

第三节:证人讯问之方法174

第一目:予以尽情陈述之机会175

第二目:予以范围广泛之问句175

第三目:设法唤起其记忆能力176

第四目:尽力避免各种暗示176

第五目:追寻证言之事实根据177

第四节:证人心理及证言之凭信力177

第一目:证人之感觉能力177

第二目:证人之记忆能力180

第三目:证人之陈述能力183

第五节:谁是最好的证人?184

第六节:谁是最坏的证人?185

第六章:嫌疑犯审讯186

第一节:嫌疑犯之类别186

第一目:第一类嫌疑犯的审讯要领186

第二目:第二类嫌疑犯的审讯要领189

第二节:审讯方法之综合研究189

第一目:普通讯问法——使其白190

第二目:刑法——使其痛190

第三目:幽禁法——使其燥193

第四目:威吓法——使其畏194

第五目:反激法——使其忿196

第六目:感动法——使其悔197

第七目:诱供法——使其动199

第八目:窃供法——使其泄199

第九目:对质法——使其屈201

第十目:离间法——使其恨202

第十一目:突然审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203

第十二目:特种审讯方法204

(一)心理审讯法——刺激其联想204

(二)机械审讯法——侦察其内心205

第十三目:疲劳审问——催毁其强抗意志206

第十四目:催眠术审讯法——使陷于游眠状态207

第七章:欧美各国审讯一瞥212

第一节:德国之一般审讯情形212

第二节:德国侦探权威甘纳213

第三节:美国之一般审讯情形214

第一目:科学设施在侦查审讯上之运用214

第二目:良心感动法215

第三目:第三级审讯法216

第四节:机械之侦查与审讯218

第一目:呼吸侦察机218

第二目:说谎侦察机219

第一节:女刑事警察之审讯问题220

第八章:妇女少年与儿童之审讯220

第二节:审讯妇女与儿童之方法223

第一目:要扫除其戒惧心理——亲近之224

第二目:要了解其内心苦衷——关切之224

第三目:要诱导其联想回忆——讯问之225

第四目:要确定其证言价值——明断之226

第三节:国际监狱及刑罚会议关于少年犯处遇问题之决议(各届国际监狱会议纪录)227

第四节:妇女与儿意审讯之实例234

第二节:血的分类238

第一节:血迹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238

第一章:血迹238

第四部:痕迹238

第三节:血色239

第四节:血迹检验的程序240

第一目:第一个问题:是不是血?240

1.宾司丁试验法240

2.黑文结晶片试验法240

3.过酸化水素试验法240

2.显微镜血球直径之测量241

1.血清沉降素反应241

7.机械检查法241

第二目:第二个问题:是人血抑是兽血?241

5.紫外光线分析法241

4.愈疮木试验法241

6.还之红质结晶试验法241

3.加里留时间变化观察法244

第三目:第三个问题:是何种血型244

1.ABO血型245

2.MN血型246

3.Rh血型247

第四目:第四个问题:是谁的血?248

第五目:第五个问题:是人体那部份的血?249

第五节:血迹之分类250

第三目:飞溅血点251

第一目:滴落血点251

第二目:摆动血点251

第四目:血塘252

第五目:血抹迹252

第六节:血迹检查法252

第一目:现场血迹之检查252

第二目:犯人身上血迹之检查254

第三目:犯人住宅之检查256

第四目:尸体上之检查257

第五目:凶器上之检查258

第一目:第一类保存法(平滑物面上)259

第七节:血迹保存法259

第二目:第二类保存法(粗糙不平物面上)260

第八节:血迹在刑事侦查上之价值261

1.判断犯罪之性质261

2.判断犯罪之情况261

3.血迹检验法医鉴定书实例262

第二章:足迹264

第一节:足迹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264

第二节:人类行动之十八种姿态265

第三节:足迹之形态266

第一目:四类的足形266

第二目:三种足迹方向267

第二目:四种步行状态267

第四节:步行时之足迹与静止时之足迹268

第五节:足迹与身长之测量271

第六节:足迹之检查与比较方法272

第七节:足迹采取法274

第一目:卡士博士采迹法274

第二目:加尔东氏采迹法274

第三目:佛力康博士采迹法274

第四目:高莱氏教授采迹法274

第一目:平面物体上足迹保存法275

第八节:足迹保存法275

第五目:柏林警厅目前采用之方法275

第六目:法罗伦氏采迹法275

第二目:泥地或硬金属表面上足迹保存法276

第三目:细沙粉末或其他油软细腻物品上足迹保存法277

第四目:雪地上足迹保存法278

第九节:足纹之鉴定279

第十节:鞋印之鉴定279

3.证明犯人与证明犯罪281

5.足迹破案之实例281

4.推断犯人之性别与职业阶层281

2.测量犯人高度、体重及进出方向281

1.说明一部份之犯罪情况281

第十一节:足迹在刑事侦查上之价值281

第三章:毛发283

第一节:毛发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283

第二节:毛发之生理组织283

第一目:毛发之成长283

第二目:毛发之种类及组织284

第三目:人体毛发之分布状态285

第四目:毛发之寿命286

第三节:头发之类别288

第一目:按发之形状分类288

第四节:毛发之病态289

第二目:按发之颜色分类289

第一目:毛发鉴定之准备与注意290

第五节:毛发鉴定之程序290

第二目:是人毛抑是兽毛?291

第三目:是人体那部份之毛发?292

第四目:是男性之毛发抑是女性之毛发?293

第五目:是那种年龄人的毛发?294

第八目:是谁的毛发?295

第六节:发迹之鉴定295

第一目:剪断之发迹295

第七目:是拉下之毛发抑自然脱落之毛发?295

第六目:是被害人之毛发抑犯人之毛发?295

第二目:灼伤之发迹296

第三目:枪伤之发迹296

第四目:击伤之发迹296

第五目:拉下之发迹296

第六目:死亡后之发迹297

第七节:毛发与犯罪之关系297

1.谋杀案297

2.奸杀案297

3.窃盗禽畜案298

第八节:毛发之搜查方法298

第十节:发迹在刑事侦查上运用之价值299

第九节:毛发之保存方法299

第四章:齿痕300

第一节:齿痕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300

第二节:牙齿之生理302

第一目:牙齿之类别302

第二目:牙齿之名称302

第三目:齿之构造303

第四目:牙齿之生理历程303

第三节:齿痕各异之原因303

第一目:生理组织关系303

第三目:牙齿因受外围影响关系304

第二目:牙病治疗关系304

第四目:死亡关系305

第四节:齿痕鉴定306

第一目:齿痕鉴定之程序306

第二目:案情性质之鉴定306

第三目:特征齿痕之鉴定307

第五节:齿痕之保存方法307

第五章:精液308

第一节:精液鉴定及其刑事侦查上之意义308

第二节:风化案件之侦查309

第一目:强奸案309

第三目:鸡奸案310

第二目:诬奸案310

第四目:兽奸案311

第五目:尸奸案311

第三节:现场搜查之注意311

第四节:精液鉴定312

第一目:精液之强制索取312

第二目:精液鉴定之方法312

第六章:粪迹313

第一节:粪迹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313

第五节:精液迹之保存方法313

第二节:粪迹产生之原因315

第三节:粪迹鉴定方法316

第一目:肉眼鉴定316

第二目:显微镜鉴定316

第七章:其他排泄物之迹证318

第一节:尿迹318

第二节:汗迹319

第三节:浓迹319

第四节:胎水、胎粪及母乳迹319

第一目:胎水迹319

第三目:母乳之迹证320

第二目:胎粪迹320

第八章:轮迹321

第一节:轮迹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321

第二节:轮迹之成因与类别322

第一目:轮迹之成因322

第二目:轮迹之类别322

第三节:木轮车及铁轮车322

第一目:车轮之种类322

第二目:车轮及车胎324

第三目:车轮之测量324

第五目:轮迹鉴定之理论与实际326

第四目:车轮之位置326

(一)理论上之鉴定327

(二)实际上之鉴定327

第四节:橡皮轮车327

第一目:自行车328

第二目:汽车329

第三目:黄包车330

第五节:轮迹之采取与保存331

第一目:制型331

第二目:摄影、绘图与纪录331

第一节:器械迹鉴定及其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332

第二节:器械之分类332

第九章:器械迹332

第三节:器械之痕迹333

第一目:人体上之伤痕333

第二目:物体上之伤痕335

第三目:金属物表面之伤痕336

第二目:摄影之鉴定337

第十章:掌痕337

第一节:掌痕鉴定及其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337

第一目:肉眼之鉴定337

第五节:器械痕迹之鉴定337

第四节:器械痕迹保存法337

第二节:掌痕鉴定之着眼点338

第三节:掌痕鉴定之方法338

第一目:犯人年龄之鉴定338

第二目:犯人性别之鉴定339

第三目:犯人职业之鉴定339

第四节:掌痕迹证之保存方法339

第十一章:指痕339

第一节:指痕鉴定及其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339

第二节:指痕之特征339

第四节:指痕迹证之保存方法340

第二目:犯人性别年龄肥瘦之鉴定340

第一目:犯人身长之鉴定340

第三节:指痕鉴定之方法340

第十二章:指甲痕341

第一节:指甲痕鉴定及其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341

第二节:指甲之生理组织341

第三节:指甲之特征342

第四节:指甲痕鉴定之方法342

第一目:肉眼之鉴定342

第二目:化学与显微镜之鉴定342

第一节:兽迹鉴定及其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343

第十三章:兽迹343

第五节:指甲痕之保存方法343

第四目:犯人职业之鉴定343

第三目:犯人性别之鉴定343

第二节:兽迹之类别344

第一目:马蹄迹344

第二目:牛蹄迹344

第三目:畜类之足迹345

第三节:兽毛迹345

第四节:兽粪迹346

第十四章:油漆346

第一节:油漆鉴定及其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346

第二节:油漆之成份346

第四节:油漆保存法347

第二目:化学鉴定347

第三节:油漆鉴定之方法347

第一目:肉眼鉴定347

第十五章:痰迹348

第一节:痰迹鉴定及其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348

第二节:痰之颜色348

第三节:痰之成份348

第一目:固有之成份348

第十六章:泥迹349

第一节:泥迹鉴定及其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349

第四节:痰迹鉴定之方法349

第二目:特异之成份349

第二节:泥之成份及类别350

第三节:泥迹鉴定之方法351

第一目:肉眼鉴定351

第二目:显微镜鉴定352

第三目:化学鉴定352

第四节:泥迹保存法352

第十七章:犯人身上附着痕迹之鉴定352

第一节:附着痕迹鉴定及其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352

第二节:羽毛之鉴定353

第三节:其他附着微屑物质之鉴定353

第一节:犯人遗留物鉴定及其在刑事侦查上之意义354

第十八章:犯人遗留物之鉴定354

第二节:犯人遗留物鉴定之方法355

第五部:枪弹检验359

第三章:枪之种属及性能359

第一节:长枪类359

第一目:中正式步枪359

第二目:德国军用毛瑟式步枪359

第三目:猎枪(滑筒枪、来复枪、铁城枪、气枪、窃猎者之枪技)360

第四目:自动步枪361

第二节:手枪类361

第四目:自动手枪362

第五目:毒气手枪362

第二目:莲蓬枪362

第三目:自来得手枪362

第一目:铁尺362

第三节:枪之口径363

第一目:长枪之口径363

第二目:手枪之口径364

第三目:刑事警察以携带何种手枪为宜?365

第四章:子弹之构造及类别365

第一节:子弹之类别365

第一目:依枪种分类365

第二目:依枪之口径分类365

第五目:依发火点之位置分类366

第三目:依枪之质料分类366

第四目:依弹壳之形状分类366

第二节:子弹之构造368

第一目:步枪子弹368

第二目:手枪子弹368

第三目:霰弹371

第五章:国家对于枪械之统制与监督372

第一节:枪弹登记与检验之手续372

第二节:世界各国检证之符号373

第一目:英国之检证符号373

第二目:比利时之检证符号377

第四目:德国之检证符号378

第三目:奥国之检证符号378

第五目:法国之检证符号379

第六目:意国之检证符号381

第七目:西班牙之检证符号382

第六章:枪弹检验之重要383

第一节:决定枪种及枪之口径383

第二节:决定犯罪之性质383

第三节:决定子弹之方向384

第四节:决定为近射或远射384

第一目:近射与远射之迹状385

第一节:人体上枪伤之痕迹385

第七章:枪弹射击之痕迹385

第五节:证明犯人与证明犯罪385

第二目:人体中枪之迹状386

第三目:入口与出口387

第四目:盲管枪伤387

第五目:擦伤387

第六目:反跳枪伤387

第七目:回旋枪伤388

第二节:手上之火药迹388

第三节:玻璃上射击之痕迹388

第一目:普通玻璃388

第二目:保险玻璃389

第四节:木头上射击之痕迹390

第五节:铁及石头上射击之痕迹390

第九章:枪弹检验之方法392

第一节:枪之检验392

第一目:找指纹392

第二目:枪膛之火药迹392

第三目:枪膛内之血肉纤维393

第四目:枪之口径393

第五目:枪上之附着物394

第六目:枪号及出厂394

第三目:抓子痕395

第二目:弹底纹395

第一目:弹壳395

第二节:子弹检验395

第四目:撞针孔396

第五目:推子痕396

第六目:弹匣痕396

第七目:未射击之子弹396

第八目:弹壳保存法396

第五目:子弹头之保存及比较397

第四目:弹头之质料及其他397

第三目:来复线之宽度397

第二目:来复线之数目397

第一目:来复线之方向397

第三节:子弹头检验397

第四节:枪弹检验之方法398

第一目:摄影比较法398

第二目:转印比较法398

第三目:比较显微镜之鉴定398

第四目:新办法398

第十章:鉴定与编号399

第一节:初步分类399

第二节:二步分类400

第三节:三步分类400

第四节:四步分类401

第二章:犯人伪造证件之方法及其鉴定403

第一节:全部伪造之证件及其鉴定方法403

第一目:犯人伪造之方法与字迹之鉴定403

第六部:笔迹鉴定与匿名信403

第二目:印写方法之伪造及其鉴定404

第三目:窃取签字方法之伪造及其鉴定404

第四目:显微镜之鉴定404

第二节:局部变造之证件及其鉴定方法405

第一目:用化学方法变造之证件及其鉴定405

第二目:用机械方法变造之证件及其鉴定408

第三节:更改笔划之证件及其鉴定409

第三目:用裁补方法变造之证件及其鉴定409

第一目:加一笔或加一字之笔迹鉴定410

第二目:用墨水笔更改字迹之鉴定411

第三目:墨笔更改字迹之鉴定411

第四目:墨水之鉴定411

第五目:墨迹年龄之鉴定412

第六目:新旧笔迹分解鉴定法413

第七目:改一笔或一字之笔迹鉴定413

第三章伪造护照与伪造印章414

第一节:全部伪造之护照印章及其鉴定方法414

第一节:犯人之类别415

第四章 伪造文书罪及其侦查415

第二节:局部变造之护照印章及其鉴定方法415

第二节:犯罪之动机416

第三节:伪造文书罪之成立416

第六章 中文笔迹比较法417

第一节:全部观察与比较417

第二节:局部观察与比较418

第七章 笔迹与个性观察418

第一节:中国书法家之观察418

第一目:字与人的关系418

第二目:字相与个性之观察420

第一目:字相学是一种观察的科学422

第二节:西洋书法家之观察422

第二目:字相与个性之观察423

第三目:实验的观察426

第八章 匿名信427

第一节:匿名信之意义及类别427

第一目:何谓匿名信?427

第二目:匿名信之类别427

第二节:匿名信处理之争议问题428

第三节:命嫌疑犯试写笔迹方法428

第四节:搜索嫌疑犯原有之笔迹429

第六节:打字机文件字迹之比较方法430

第五节:笔迹纪录及保存方法430

第九章 笔迹鉴定及其在刑事侦查上之价值432

附:四大案例432

第七部:勤务技术436

第一章化装术436

第一节:化装之意义与起源436

第二节:化装之目的与原则436

第三节:化装之类别437

第四节:化装前后之注意事项438

甲:内心化装439

乙:外形化装439

第五节:化装之方法439

第二章 跟踪与监视443

第一节:跟踪之意义及其重要性443

第二节:跟踪前之组织与准备443

第三节:跟踪之实施445

第一目:跟踪445

A 跟踪者之距离位置与对象环境关系445

B 跟踪时各种方位变化之技术446

C 各种环境跟踪法447

第二目:监视449

1.直接监视449

2.间接监视449

3.监视工作者之掩护技术449

第四节:跟踪时应注意事项450

第八部:享利式十指纹制度451

第一章指纹学之历史451

第一节:指纹演进之史迹451

第一目:指纹在东方演进之史迹452

第二目:指纹在西方演进之史迹452

第三目:我国办理指纹之现状455

第二章 指纹之生长与成因457

第一节:指纹之生长457

第二节:指纹之成因458

第一节:指纹分类461

第五章 英国亨利式十指纹制度461

第二节:各类指纹之界说462

第一目:弧形纹462

第二目:帐形纹462

第三目:箕形纹462

第四目:斗形纹463

第五目:囊形纹463

第六目:双箕纹463

第七目:绞形纹463

第八目:杂形纹463

第三节:三角内端与外端466

第四节:指纹分析475

第二目:二步分析476

第一目:初步分析476

第三目:三步分析480

第四目:四步分析486

第五目:五步分析486

第六目:六步分析488

第七目:七步分析489

第八目:其他分类法490

第九目:缺指指纹之分析491

第六章 指纹之储藏与检查492

第一节:指纹储藏之次序492

第二节:指纹卡片与指纹储藏柜493

第一节:指纹侦查之范围494

第七章 现场指纹之侦查与采取方法494

第二节:指纹遗留之类别495

第三节:指纹显形之方式495

第四节:指纹之显形与采取方法496

第一目:平滑物面上指纹采取法496

第二目:纸类上指纹采取法499

第三目:衬衣手帕绸缎等布料上指纹采取法500

第四目:特种物品上指纹采取法501

第五目:指纹侦查箱502

第九章 指纹捺印法503

第一节:犯人与嫌疑犯之捺印503

第三节:捺印之器具505

第二节:尸体指纹之捺印505

第四节:捺印时应注意之事项506

第五节:指纹摄影506

第十章 指纹鉴定之程序507

一、纹形比较507

二、由内端至三角之线数比较508

三、纹线比较508

四、汗孔比较508

五、特征指纹(刀伤、雏痫、瘤痣、疮疽指纹)508

第十四章 指纹在刑事侦查上之价值511

一、证明犯人511

二、证明犯罪性质512

三、推断犯人年龄513

第九部:伯利氏单指纹制度521

第四章单指纹分析法521

一、弧形521

二、帐形521

三、箕形522

四、斗形532

五、囊形534

六、绞形535

七、双箕形539

八、杂形539

一、单指纹卡片之设计与内容540

九、伤纹540

第五章 单指纹之储藏与检查540

二、指之名称及次第541

三、各类指纹之次序541

四、各类指纹分类后之储藏法542

五、索引卡片545

六、现场指纹546

第十部:犯罪与预防548

第一章预防犯罪十策548

第一节:何谓犯罪548

第二节:严峻的刑罚是否可以消灭犯罪548

第一目:提倡人口优生政策549

第三节:犯罪与预防549

第二目:实行合理的社会保险制度550

第三目:普及全民教育553

第四目:健全青年组织运动553

第五目:彻底改良司法监狱554

第六目:设置与扩充感化院少年监狱救济院与人民习艺所555

第十目:提高警察素质健全警察机构556

第七目:取缔诲淫诲盗之戏剧电影图书557

第八目:禁烟禁赌提倡民众正当娱乐及体育运动559

第九目:提倡宗教生活重整道德559

1948《刑事警察科学知识全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