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信用交易制度比较分析》求取 ⇩

目录1

一、信用的本质6

目录 绪论:信用、信用危机与信用交易6

(一)信用保证制度化的重要性7

二、信用的制度化保证和信用交易制度化7

(二)信用交易制度是信用交易的制度化结果8

(一)当前我国的信用现状9

三、中国当前的信用特征以及信用交易的适用性9

(二)当前信用危机的根源10

(三)信用交易制度的适用性问题11

第一章:信用交易发展历史和现状13

(一)信用交易的渊源13

(一)信用交易的渊源13

一、西方国家信用交易的发展及特点13

一、西方国家信用交易的发展及特点13

第一章:信用交易发展历史和现状13

(二)信用交易在美国的发展历史14

(二)信用交易在美国的发展历史14

(三)美国信用交易的基本特点15

(三)美国信用交易的基本特点15

二、日本信用交易发展的基本特点16

(一)基本历史与状况16

二、日本信用交易发展的基本特点16

(一)基本历史与状况16

(二)基本特点19

(二)基本特点19

(一)基本发展历程20

三、台湾的信用交易发展及其基本特点20

三、台湾的信用交易发展及其基本特点20

(一)基本发展历程20

(二)基本特点21

(二)基本特点21

一、信用交易模式的分类22

第二章:各国和地区信用交易模式比较22

一、信用交易模式的分类22

第二章:各国和地区信用交易模式比较22

二、典型的市场化模式:美国模式23

二、典型的市场化模式:美国模式23

三、典型的专业化模式:日本模式24

三、典型的专业化模式:日本模式24

四、借鉴市场化模式的专业化模式:台湾模式26

四、借鉴市场化模式的专业化模式:台湾模式26

(一)客户资格管理29

一、信用交易的资格管理29

第三章:信用交易制度的环节及其监管手段29

(一)客户资格管理29

一、信用交易的资格管理29

第三章:信用交易制度的环节及其监管手段29

(二)证券资格管理30

(二)证券资格管理30

二、信用交易的保证金管理31

二、信用交易的保证金管理31

三、信用交易的帐户管理33

三、信用交易的帐户管理33

四、信用交易过程的动态管理34

四、信用交易过程的动态管理34

(一)融资购券35

(一)融资购券35

(二)融券卖空37

(二)融券卖空37

(三)融资融券的除权处理38

(三)融资融券的除权处理38

五、证券金融公司的转融通手段39

五、证券金融公司的转融通手段39

六、对证券公司的管理40

(一)功能管理40

六、对证券公司的管理40

(一)功能管理40

(二)规模管理41

(二)规模管理41

(三)比例管理42

(三)比例管理42

(一)法律监管43

七、信用交易的监管43

七、信用交易的监管43

(一)法律监管43

(二)市场监管45

(二)市场监管45

(一)我国地下信用交易的现状及分析46

一、我国信用交易的现状及法制空白46

第四章:关于信用交易的法制框架46

第四章:关于信用交易的法制框架46

一、我国信用交易的现状及法制空白46

(一)我国地下信用交易的现状及分析46

(二)当前中国信用交易法律规范的不足48

(二)当前中国信用交易法律规范的不足48

二、建立信用交易的法制框架51

(一)基本法律概念51

(二)信用交易法制的约束框架51

(二)信用交易法制的约束框架51

二、建立信用交易的法制框架51

(一)基本法律概念51

(一)信用交易制度对证券发行的支持53

(一)信用交易制度对证券发行的支持53

一、信用交易对一级市场的影响53

一、信用交易对一级市场的影响53

第五章:信用交易与证券市场发展之关系53

第五章:信用交易与证券市场发展之关系53

(二)不对称信用交易在新股发行中的运用54

(三)信用交易必然导致证券评级制度的发展54

(三)信用交易必然导致证券评级制度的发展54

(二)不对称信用交易在新股发行中的运用54

(一)对二级市场影响的利弊分析55

二、信用交易对二级市场的影响55

(一)对二级市场影响的利弊分析55

二、信用交易对二级市场的影响55

(二)二级市场对信用交易的利用与调控57

(二)二级市场对信用交易的利用与调控57

三、围绕信用交易制度来构架国有股变现的模式58

三、围绕信用交易制度来构架国有股变现的模式58

(一)现有的三个国有股转流通思路59

(二)利用信用交易制度解决国有股问题:扩张资金供给59

(二)利用信用交易制度解决国有股问题:扩张资金供给59

(一)现有的三个国有股转流通思路59

(三)利用信用交易制度解决国有股问题:扩张证券需求60

(三)利用信用交易制度解决国有股问题:扩张证券需求60

(四)前两种模式的结合:资金供给和证券需求的同步扩张62

(四)前两种模式的结合:资金供给和证券需求的同步扩张62

(一)混业经营趋势下信用交易的功能63

(一)混业经营趋势下信用交易的功能63

四、信用交易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可能的作用63

四、信用交易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可能的作用63

(二)信用交易制度对目前股票抵押贷款制度的补充64

(二)信用交易制度对目前股票抵押贷款制度的补充64

(三)信用交易的融券渠道对未来社保基金的重要性65

(三)信用交易的融券渠道对未来社保基金的重要性65

第六章:关于开展信用交易的制度性建议68

一、关于信用交易模式的选择68

(一)模式选择与理由68

一、关于信用交易模式的选择68

第六章:关于开展信用交易的制度性建议68

(一)模式选择与理由68

(二)证券金融公司的性质、结构、资券来源69

(三)信用交易模式中各方的职责69

(二)证券金融公司的性质、结构、资券来源69

(三)信用交易模式中各方的职责69

(四)清算与交割的处理70

二、关于从事信用交易的证券商的资格限制71

三、关于信用交易帐户开户资格与制度建设的几点考虑71

(一)开户流程71

(二)基本建议71

四、关于保证金融资的制度性建议73

(一)保证金融资基本流程设计73

(二)保证金融资交易的设计重点73

五、关于保证金融券的制度性建议77

(一)基本流程77

(二)保证金比率的计算77

(三)直接融券法和间接融券法的选择78

(四)补仓与平仓78

(五)分红与派息的处理79

二、开放中国信用交易的步骤80

第七章:关于信用交易发展的策略性建议80

一、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信用交易的趋势所在80

(一)外在压力:国际化趋势必然80

(二)内在需求:金融市场发展80

(三)功能需要:财政手段80

(一)稳健方案80

(二)激进方案81

(三)中间方案81

三、把握信用交易模式的市场化趋势81

四、从创造证券需求的角度来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82

五、通过信用交易形成混业经营的初步格局82

六、运用融券机制为社保基金提供再投资出口82

七、建立开放、统一的证券评级体系83

八、建立四级监管的信用交易监管体系83

主要参考文献85

附录: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信用交易的条款86

《证券信用交易制度比较分析》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股份制经济与证券交易(1995 PDF版)
股份制经济与证券交易
1995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比较政治制度(1934 PDF版)
比较政治制度
1934
证券分析(1999年09月第1版 PDF版)
证券分析
1999年09月第1版 海南出版社
比较经济体制分析(1999 PDF版)
比较经济体制分析
1999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实用证券交易电脑(1994 PDF版)
实用证券交易电脑
1994 长沙:湖南出版社
股份制与证券分析(1999 PDF版)
股份制与证券分析
1999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证券交易手册(1992 PDF版)
证券交易手册
1992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证券交易指南(1991 PDF版)
证券交易指南
199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
比较政治制度(1984 PDF版)
比较政治制度
1984 北京:法律出版社
证券交易(1999 PDF版)
证券交易
1999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证券交易指南(1991 PDF版)
证券交易指南
1991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证券分析(1999 PDF版)
证券分析
1999 海口:海南出版社
证券交易指南(1992 PDF版)
证券交易指南
1992 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比较经济制度(1985 PDF版)
比较经济制度
1985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证券与证券交易(1990 PDF版)
证券与证券交易
1990 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