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和遗传学 研究现状与展望》求取 ⇩

Ⅰ、总论3

第一章 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概念和术话3

1.致病的相互作用3

1.1.病害概念3

1.2.微效病原菌4

1.3.主效病原菌5

1.4.病原菌的生物防治5

2.共生相互作用6

2.1.根瘤菌/豆科植物的共生作用6

2.2.与固氮微生物的相互关系6

3.菌根真菌7

4.未确定的相互作用8

5.基因途径8

第二章 致病因子12

1.致病决定因子12

1.1.形态发生反应作为决定因子12

1.1.1.粘附12

1.1.2.穿透13

1.1.3.有关的生物化学反应14

1.2.毒素作为限制因子14

1.2.1.扩展具备的条件15

1.2.2.作用位点及机制16

1.3.酶作为决定性因子19

1.3.1.角质层降解酶19

1.3.2.细胞壁降解酶19

1.3.3.IAA合成酶20

2.总结21

第三章 微生物酶的调节及其对致病性的重要性21

1.角质酶22

1.1.底物22

1.2.物理性质和生物化学性质22

1.3.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23

1.4.调节作用其及对致病性的可能重要性23

2.甲酰胺水解酶(氰化物水合酶)25

2.1.底物25

2.2.物理性质和生化性质25

2.3.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26

2.4.体外调节和原位调节26

3.碗豆素脱甲基酶28

3.1.底物28

3.2.物理性质和生化性质28

3.3.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28

3.4.调节作用及其对致病性的可能重要性29

4.致病过程中病原其他调节作用的例子31

4.1.果胶裂解酶31

4.2.植物激素32

4.3.毒素的生成33

4.4.病原发育的调节作用33

5.结语34

第四章 寄主与寄主物系统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简介35

1.寄主与寄生物遗传学的现状36

2.分子生物学方法的遗传学问题38

3.利用克隆的基因进行基础研究39

3.1.分子机理39

3.1.1.作为信息的基因40

3.1.2.作为信息的mRNA40

3.1.3.作为决定性基因产物的酶40

3.1.4.作为信息的代谢物40

3.2.一般实验方案41

4.一个典型的寄主和寄生物系统的建立41

4.1.例子:植物真菌病42

4.2.典型的标准在其它病原和种属寄生物中的应用42

4.3.基因分离技术42

4.4.真核生物转化系统的建立43

4.4.1.以抗药性基因为基础的转化43

4.4.2.直接整合的转化44

4.4.3.用自动复制的载体转化44

4.4.4.利用小染色体的转化44

4.4.5.有机体的限制45

5.克隆基因的实际应用45

6.小结45

Ⅱ、研究方法及工具46

第五章 植物病毒与类病毒的快速有效诊断46

1.诊断植物病毒侵染的免疫学方法46

1.1.免疫电镜技术(ISEM)47

1.2.酶标技术(ELISA)47

1.2.1.直接抗体夹层法47

1.2.2.间接双抗体夹层法48

1.2.3.两种方法的比较48

1.2.4.酶标技术在植物病毒侵染常规诊断上的应用49

1.3.放射免疫分析(RISA)49

1.4.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缩写为TR—FIA)49

1.5.免疫学技术在植物病毒诊断上应用的发展方向50

2.快速诊断植物类病毒和病毒侵染的杂交分析技术50

2.1.分子杂交分析原理50

2.2.放射性互补DNA的制备51

2.2.1.以纯化的类病毒为模板直接合成cDNA51

2.2.2.类病毒重组DNA克隆的应用52

2.3.用32P—cDNA探针进行类病毒侵染的诊断56

2.3.1.液体杂交法56

2.3.2.硝酸纤维素点迹法57

2.4.点迹法与液体杂交法的比较59

2.5.杂交方法的效用与专化性59

2.6.杂交分析与植物病毒侵染的诊断61

2.7.非放射性杂交探针的建立61

第六章 遗传工程的理论与实践62

1.载体特性62

1.1.大肠杆菌克隆载体62

1.1.1.质粒载体63

1.1.2.入噬菌体载体64

1.1.3.M13噬菌体载体64

1.2.穿梭载体65

1.2.1.原核生物65

1.2.2.酵母菌及其他真菌65

1.2.3.哺乳动物细胞66

1.2.4.植物66

1.3.整合载体66

1.3.1.酵母菌67

1.3.2.果蝇67

1.3.3.哺乳动物细胞68

2.克隆专化性基因68

2.1.库筛选68

2.1.1.纯化探针68

2.1.2.特异杂交68

2.1.3.含成探针69

2.1.4.抗体检测69

2.1.5.开放读码69

2.1.6.重组69

3.DNA的体外改造70

3.1.突变的产生70

3.1.1.缺失70

3.1.2.插入70

3.1.3.基因融合70

3.1.4.点突变71

3.1.5.寡核苷酸突变71

4.小结72

第七章 植物载体的开发72

1.载体的特性73

2.基因和控制区73

3.Agrobacterium Ti质粒载体74

3.1.Agrobacterium转化特性74

3.2.使用Ti质粒的遗传工程75

3.3.Agrobacterium载体的限制因素76

4.DNA载体的基因转移77

5.植物病毒79

5.1.病毒载体的可行性79

5.2.利用CaMV的遗传工程79

5.3.CaMV载体的利用前景80

6.基因转移在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81

第八章 突变选择82

1.细胞培养和整体植株选择82

2.突变种类83

3.突变体分离和选择的研究现状83

3.1.诱变83

3.2.突变体选择84

3.2.1.病原抗性细胞系和植株的分离84

3.2.2.对抗代谢物的抗性85

3.2.3.农业上有用的突变体86

3.2.4.光系统突变体87

3.2.5.营养缺陷型88

3.3.突变体的稳定性90

3.4.突变体的分析91

3.4.1.生化分析91

3.4.2.遗传分析92

4.展望92

4.1.模式系统92

4.2.新的选择方法93

4.3.体细胞无性系的变异94

Ⅲ.识别的分子生物学94

第九章 寄主——病原徽生物识别的概念及其实验方法94

1.识别的关联95

1.1.病原物、共生物和腐生物95

2.识别方式96

2.1.对扩散性寄主产物的趋性和向性反应96

2.2.接触识别96

2.3.接触后的识别97

3.1.识别是否存在?97

3.2.识别方式97

4.研究识别作用的实验方法98

4.1.趋性和向性反应98

4.2.经接触粘连的识别作用98

4.3.接触后的识别100

5.影响识别因子101

5.1.温度101

5.2.氢离子浓度101

5.3.盐类101

5.4.其它环境因子102

6.总结与结论102

第十章 植物表面细菌的吸附103

1.细菌对植物表面附着力的测定103

2.Rhizobium细胞在豆科植物根部的附着104

2.1.作为侵染前兆Rhizobium的吸附105

2.2.根瘤菌对寄主豆科植物根的吸附存在选择性吗?106

3.Agrobacterium108

3.1.与Agrobacterium附着有关的间接实验108

3.2.Agrobacterium对植物细胞吸附的直接测定109

3.3.肿瘤发生期Agrobacterium细胞对植物组织的附着111

3.4.附着资料的位点吸附假说112

4.入侵性细菌的附着和固定112

4.1.细胞界面的结构112

4.2.细胞附着和固定的结果115

5.植物和细菌界面的组成116

5.1.细菌表面的受体116

5.2.植物表面的受体118

5.2.1.果胶化合物119

5.2.2.植物外源凝集素119

5.2.3.细菌凝集素121

6.对附着的展望121

Ⅳ.植物对环境的反应123

第十一章 Rhizobium结瘤的遗传学123

1.根瘤的发育123

2.寄主范围和主要的交叉接种组合124

3.Rhizobium遗传学和结瘤126

3.1.遗传技术126

3.2.遗传标记126

3.3.重组载体127

3.4.Rhizobium质粒的生物学127

3.5.有关质粒的物理证据128

3.6.质粒的转移和丢失128

3.7.结瘤突变体129

3.8.克隆结瘤基因130

3.9.连续共生基因:nod和nif131

4.遗传学和表现型132

4.1.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132

4.1.1.附着132

4.1.2.相互影响和发育控制133

4.1.3.突变体的研究134

4.2.根毛的反应135

4.3.细胞分裂137

4.4.其它结瘤步骤中的突变体138

4.5.寄主的选择性:正选择性和(或)负选择性138

4.6.寄生因子139

5.基因的表达140

6.前景141

第十二章 对损伤的系统反应142

1.伤口反应的类型142

2.植物系统防御的分子生物学145

3.总结147

第十三章 侵染或化学物质诱导抗性的遗传和分子方面148

1.诱导抗性和过敏性反应148

2.由天然的或合成的化学物质诱发的诱导抗性149

3.诱导抗性的分子方面152

4.结语159

第十四章 植物的肿瘤发生160

1.植物遗传肿瘤160

1.1.形成肿瘤的植物种类160

1.2.肿瘤的遗传基础161

1.3.植物激素和肿瘤发生163

1.4.遗传性肿瘤研究的展望163

2.病毒诱导的肿瘤:植物呼肠孤病毒(phytoreovirus)164

2.1.分类及一般特征164

2.2.病害症状164

2.3.在寄主细胞中的增殖165

2.4.WTV和植物激素166

2.5.WTV的核酸蛋白质166

2.6.WTV遗传学167

2.7.WTV研究的展望167

3.细菌诱导的植物肿瘤168

3.1.各种Agrobacterium和植物肿瘤168

3.1.1.细菌分类,病害症状及寄主范围168

3.1.2.肿瘤诱导因子的特性169

3.1.3.Ti质粒向植物细胞中的转移与整合171

3.1.4.T—DNA在植物细胞中的表达172

3.1.5.T—DNA的突变: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冠瘿瘤173

3.2.Pseudomonas Syringae pv.savastanoi和植物肿瘤174

3.2.1.病害症状和寄主范围174

3.2.2.植物激素的产生和P.savastanoi质粒174

4.结语175

Ⅴ.生物防治176

第十五章 作为生物防治因子的附生微生物176

1.竞争作用176

1.1.竞争作用的利用177

1.1.1.空间的竞争177

1.1.2.利用竞争的证据178

1.2.干扰竞争179

2.重寄生现象180

3.对叶表的适应180

4.生物防治策略181

4.1.初步筛选和完善181

4.2.改进的途径182

4.2.1.改进措施182

4.2.2.培养条件183

4.2.3.菌系改良183

5.结语184

第十六章 低毒性185

1.利用低毒性防治病害186

1.1.E.parasitica的低毒性186

1.1.1.低毒性的发现186

1.1.2.低毒性的特性186

1.1.3.防治战略187

1.2.其它真菌的低毒性190

2.利用低毒性因子控制低毒性190

2.1.低毒性因子的性质190

2.2.dsRNA的复制192

2.3.dsRNA分裂的变异性192

2.4.dsRNA对毒性表现可能起的作用193

2.5.没有dsRNA时低毒性的表现193

2.6.E.parasitica的毒性机理194

3.结语194

第十七章 解释病毒与类病毒表现“交叉保护”现象的模型195

1.有关交叉保护作用机制的早期理论195

1.1.前体的消耗195

1.2.专化性抑制剂195

1.3.代谢发生改变195

4.外壳蛋白包被196

2.目前交叉保护现象在农业中的应用196

2.1.蕃茄中的烟草花叶病毒196

2.2.柑桔Tristeza病毒196

2.3.其它实例196

3.谨慎利用交叉保护防治病毒的理由以及未来的策略197

4.交叉保护的模型197

《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和遗传学 研究现状与展望》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药物学研究与展望(1999 PDF版)
药物学研究与展望
1999 北京:科学出版社
生物物理学发展战略研究  生物物理学的现状、展望和发展战略(1991 PDF版)
生物物理学发展战略研究 生物物理学的现状、展望和发展战略
1991
微生物和分子遗传学专集( PDF版)
微生物和分子遗传学专集
微生物和分子遗传学  专集(1980 PDF版)
微生物和分子遗传学 专集
1980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生物化学的现状与展望(1987 PDF版)
生物化学的现状与展望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
遗传工程和应用与展望(1986 PDF版)
遗传工程和应用与展望
1986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生物工程的现状和展望(1986 PDF版)
生物工程的现状和展望
1986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1980 PDF版)
微生物与分子生物学
1980 北京:科学出版社
水分与植物生活  问题与研究现状(1985 PDF版)
水分与植物生活 问题与研究现状
1985 北京:科学出版社
我国法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1984 PDF版)
我国法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1984 北京:群众出版社
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1991 PDF版)
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
1991 北京:科学出版社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论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化(1987 PDF版)
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论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化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1992 PDF版)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1992 北京:科学出版社
植物分子遗传学(1997 PDF版)
植物分子遗传学
1997 北京:科学出版社
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1992 PDF版)
植物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1992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