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论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化》求取 ⇩

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和性质1

目录1

第二节 历史回顾3

第三节 本书内容和程序6

第四节 研究方法6

(一)植物化学7

(二)显微镜技术8

(三)昆虫的感觉和行为生理8

(四)昆虫营养9

参考文献10

(五)对非营养成分的代谢10

第二章 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和演化12

第一节 昆虫与植物关系的类型或模式12

(一)昆虫采食植物,植物成为昆虫的猎获物12

(二)昆虫在植物上寄生,植物成为昆虫的寄主12

(三)昆虫为植物传授花粉,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13

(四)昆虫携带或搬运植物种子,帮助扩散,植物对昆虫提供食物13

(五)昆虫帮助植物克服与其竞争的其它植物,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和居住场所13

(六)昆虫抵御植物的采食者或寄生者,植物为昆虫提供食物和居住场所14

(七)昆虫为植物收集营养成分14

(一)对营养成分的获得15

第二节 昆虫对植物的利用15

(九)植物对昆虫的天敌起招引或指示作用15

(八)植物捕食昆虫,昆虫成为植物的捕获物15

(二)对其它有用物质的获得17

(三)适宜小生境和居住场所的获得18

(四)昆虫利用植物隐伏及拟态以躲避天敌20

第三节 植物对昆虫的反应和依赖22

(一)在生长上的反应22

(二)化学驱拒和抗生作用23

(三)以昆虫作为食物26

(四)依赖昆虫传授花粉和散布种子28

(五)依赖和利用昆虫的保护作用29

第四节 昆虫与植物关系的演化30

第五节 结论34

参考文献35

第三章 植物对于昆虫的防御:化学因素38

第一节 植物对昆虫化学防御的类型38

(一)引起昆虫忌避和抑制其取食的化学因素39

(二)影响昆虫对食物消化和利用的化学因素39

(三)影响昆虫生长发育调节机制的化学因素40

第二节 植物的次生性代谢产物及其防御效应41

(一)生物碱42

(二)非蛋白氨基酸44

(三)生氰苷45

(四)芥子油苷45

(五)单萜45

(六)倍半萜46

(七)双萜和三萜47

(八)酚类物质48

第三节 干扰昆虫对食物利用的化学物质及其作用51

(一)丹宁51

(二)木质素52

(三)糖类衍生物53

(四)酚树脂53

(五)抗蛋白酶53

第四节 植物其它的化学防御机制54

(一)盐类和矿物质54

(二)营养成分54

第五节 植物主要化学防御类型的比较55

(三)光合作用类型55

第六节 植物化学防御机制的演化57

第七节 结论57

参考文献58

第四章 植物对于昆虫的防御:形态构造62

第一节 有关的植物形态构造62

(一)表皮层63

(二)周皮65

(三)薄壁组织65

(四)厚角组织65

(五)厚壁组织65

(八)分泌构造66

(七)韧皮部66

(六)木质部66

第二节 植物远距离对昆虫起作用的形态因素69

第三节 植物近距离或通过接触对昆虫发生影响的物理因素70

(一)毛茸70

(二)蜡质74

(三)矿物质积存物74

(四)分泌物74

(五)硬度75

第四节 植物其它有关因素的作用75

第五节 结论76

参考文献76

附录:由昆虫引起的植物组织增生——虫瘿79

第一节 主要植食性昆虫的类群84

第五章 主要植食性昆虫的类群及其摄食、消化和产卵机制84

第二节 食物的性质和昆虫的摄食机制86

(一)食物的性质86

(二)摄食机制86

(三)涎腺97

(四)口器感觉器官100

第三节 消化道的适应性101

第四节 消化道和其它组织内共生微生物的作用105

第五节 产卵机制106

第六节 结论107

参考文献109

第一节 食性类型和行为生理111

第六章 昆虫对植物的行为反应111

(一)迁移、扩散和觅食113

第二节 对寄主植物及其生境的定向反应113

(二)视觉的作用114

(三)嗅觉的作用116

(四)湿度的影响119

第三节 对寄主植物种类和取食、产卵部位的识别119

第四节 取食的调节控制125

第五节 食性的保持、改变和演化127

(一)对寄主植物的“记忆”127

(二)食性的改变127

(三)食性的演化128

参考文献129

第六节 结论129

第七章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营养关系133

第一节 植食性昆虫的营养需要和营养成分的来源133

(一)碳水化合物134

(二)蛋白质和氨基酸135

(三)脂类物质137

(四)脂原因素138

(五)维生素139

(六)矿物质140

第二节 决定营养效应的因素141

第三节 主要营养成分的比例和转化途径145

第四节 植物营养成分的差异对昆虫的影响146

第五节 结论149

参考文献149

第八章 昆虫对植物次生性物质的代谢和利用152

第一节 一般的解毒机制和选择性贮存152

(一)多功能氧化酶和其它酶系的解毒作用153

(二)对植物有毒物质的选择性贮存(选贮)156

(三)对植物有毒物质的分子识别159

第二节 对有激素活性物质的代谢适应159

(一)植物激素160

(二)植源昆虫激素161

第三节 对色素的吸收、代谢和利用164

(一)类胡萝卜素165

(二)醌色素167

(三)黄酮167

第四节 结论167

参考文献169

第九章 植物的抗虫性和抗虫品种的培育171

第一节 植物抗虫性的涵义和类别171

第二节 生态抗虫性172

(一)物候学上的不协调173

(二)诱导抗虫性174

第三节 遗传抗虫性174

(一)影响昆虫行为反应的抗虫性174

(二)影响昆虫代谢过程的抗虫性174

(三)基因控制的表型抗虫性176

(四)植物的耐害性所造成的抗虫性177

第四节 影响植物抗虫性的表达和稳定的遗传因素177

(一)抗虫性的遗传表达177

(二)抗虫性的稳定程度178

第五节 影响抗虫性幅度和表现的环境因素179

(一)温度179

(二)光照179

(三)土壤肥力179

(四)土壤含水量179

第六节 培育农作物抗虫性的方案180

(六)其它180

(五)农药的施用180

(一)寻找抗虫性的来源181

(二)对抗虫性的测定183

(三)抗虫品系的培育183

(四)研究抗虫性的缘由183

(五)对培育成的抗虫品系进行估价184

第七节 作物抗虫品系在害虫治理中的地位184

第八节 结论185

参考文献186

第十章 昆虫与花188

(二)双翅目189

(三)鳞翅目189

(一)鞘翅目189

第一节 传粉昆虫的类群和适应性189

(四)膜翅目190

(五)其它192

第二节 花香对昆虫传粉所起的作用192

第三节 花的形态和颜色对昆虫传粉所起的作用195

第四节 昆虫从花获得食物199

(一)传粉昆虫采食的行为和生理199

(二)花蜜的分泌及其营养价值201

(三)花粉的营养价值203

第五节 结论203

参考文献204

第十一章 关于植食性昆虫的种下分化和种类多样化205

第一节 昆虫种类多样化的原因和适应意义206

第二节 寄主植物对昆虫种下分化和新种形成的影响208

(一)异域型的种下分化208

(二)同域型的种下分化209

第三节 对植食性昆虫种下分化或新种形成的验证212

(一)杂交试验213

(二)染色体分析214

(三)同工酶的分析215

第四节 结论217

参考文献218

索引220

(一)昆虫与植物名称索引220

(二)名词索引225

1987《昆虫与植物的关系 论昆虫与植物的相互作用及其演化》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钦俊德著 1987 北京: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浙江植物病虫志  昆虫篇  第1集(1990 PDF版)
浙江植物病虫志 昆虫篇 第1集
1990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昆虫病毒与昆虫病毒病(1982年12月第1版 PDF版)
昆虫病毒与昆虫病毒病
1982年12月第1版
生態系と人間:昆虫·農薬·植物(1979.04 PDF版)
生態系と人間:昆虫·農薬·植物
1979.04 岩波書店
昆虫进化论(1935.06 PDF版)
昆虫进化论
1935.06 商务印书馆
我的动物朋友  昆虫( PDF版)
我的动物朋友 昆虫
西安:未来出版社
农业昆虫学  下  植物专业用(1981 PDF版)
农业昆虫学 下 植物专业用
1981 北京:农业出版社
北京地区常见植物与昆虫图册(1999 PDF版)
北京地区常见植物与昆虫图册
1999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中国昆虫病毒电子显微镜图谱(1988 PDF版)
中国昆虫病毒电子显微镜图谱
1988 北京:科学出版社
昆虫生物化学(1980 PDF版)
昆虫生物化学
1980 北京:科学出版社
西藏昆虫区系及其演化(1992 PDF版)
西藏昆虫区系及其演化
1992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昆虫病毒与昆虫病毒病(1982 PDF版)
昆虫病毒与昆虫病毒病
1982 北京:科学出版社
昆虫学专著选译  昆虫生物化学(1966 PDF版)
昆虫学专著选译 昆虫生物化学
1966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昆虫进化论(1935 PDF版)
昆虫进化论
1935 商务印书馆
昆虫生物化学(1998 PDF版)
昆虫生物化学
1998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农业昆虫学  上  植保、农业昆虫专业用(1961 PDF版)
农业昆虫学 上 植保、农业昆虫专业用
1961 北京:农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