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新县交通史稿》
作者 | 编者 |
---|---|
出版 | 安新县交通局编史组 |
参考页数 | 245 |
出版时间 | 1988(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无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42113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编 古代交通(1912年以前)1
概述1
第一章 沧桑之变话白洋2
第二章 人行道、大车道的探索4
第三章 战国——秦交通略考6
第四章 两汉、隋、唐交通略考9
第五章 宋、金交通略考12
第六章 元、明、清交通略考16
第七章 古代桥梁23
第八章 运输工具的演变31
第一节 车的起源32
第二节 车辆的用途35
第三节 舟的起源40
第四节 船的类型41
第二编 近代交通(1912年~1949年)47
第一章 中华民国前期(1912年~1936年)47
第一节 公路的创建47
第二节 以堤代路堤路并用50
第三节 水路运输53
第二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54
第一节 日军侵占安新后的形势54
第二节 日军在旱区抢修公路55
第三节 交通破击战和公路毁灭57
第三章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62
第一节 修复公路、发展生党、支援解放战争62
第二节 发挥水陆运输的优势支援天津解放63
第三编 现代交通(1949~1985年)65
综述65
第一章 水陆交通的恢复(1949~1952年)66
第一节 水上航运的恢复和初步管理66
第二节 建国后公路的普修及管理71
第二章 水陆交通的发展(1953~1960年)74
第一节 水上交通的兴旺74
第二节 1653至1954年道路的修建及堤防路的抢修81
第三节 1956年以工代赈修路工程83
第四节 公路(土路)的发展87
一、徐新公路的修建87
二、容新公路的改线88
三、保新公路的延长88
第五节 社队道路的规划与修整89
一、堤防路89
二、乡村路90
三、道沟路90
第六节 木桥的修建93
一、白洋淀一、二、三号桥梁93
二、府河桥梁的建修95
三、白洋淀下游十二连桥的复修97
四、黑龙口大桥的修建98
第七节 运输工具的发展与运输机构的建立99
第八节 公路路面的改善102
第九节 业路村与代表工对公路的养护103
第三章 水陆交通的演变(1961~1970年)105
第一节 交通系统管理机构的建立与调整105
一、交通局的建立105
二、运输社(马车队)106
三、搬运社(搬运队)106
四、航运站与航运社(航运队)107
五、运输站(汽车站)107
第二节 抗洪救灾107
第三节 水毁道路的抢修111
一、堤防路抢修111
二、公路的抢修113
(一)徐新路的抢修113
(二)容新路的抢修115
(三)赵北口段的抢修115
(四)保新路的抢修115
第四节 社队道路的恢复和演变119
第五节 公路阻水改善工程121
一、阻水改善的意义121
二、阻水改善工程分布121
三、阻水改善工程的效果124
第六节 水运向陆运的演变124
第七节 群众代表工对公路的养护及绿化128
一、县级公路的养护128
二、社队路的养护129
第八节 养路费的征收和征收标准的调整130
第四章 水陆交通的改善和提高(1971~1980年)132
第一节 水陆交通的变化132
第二节 第一条沥青(渣油)路面的修建134
第三节 沥青(渣油)路的发展136
一、徐新公路沥青(渣油)路面的修建136
二、容新公路沥青(渣油)路面的修建137
三、雄新公路沥青(渣油)路面的修建137
第四节 社队道路的改建138
一、第一条社队沥青路的修建138
二、关城社路的修建139
三、沈家坯社路的修建141
第五节 专用沥青路的修建141
一、部队专用沥青(渣油)路的修建141
二、油田专用路的修建143
第六节 永久性桥梁的修建146
一、白洋淀大桥146
二、唐河大桥152
三、黑龙口大桥154
四、针织厂桥155
第七节 养路工区的诞生和亦工亦农养路工的组建155
第八节 交通局的沿革监理站的成立与养路费的征收159
第九节 县属运输企业的沿革163
一、运输社163
二、航运社163
三、搬运社164
第十节 调整运输结构合理布局开展水路、公路、铁路联运166
第五章 水陆交通发展与管理(1981—1985年)168
第一节 交通管理机构的调整168
第二节 水涸易路168
第三节 白洋淀的展望172
第四节 公路建设和发展173
一、新安环城路的修建174
二、安高公路的修建175
三、容新路、徐新路的翻修176
第五节 加强公路养护及质量管理实行“经济责任制”178
一、道班岗位责任制度179
二、养路工人责任制180
第六节 集资修路186
一、同口乡路187
二、关城乡路190
三、端村乡路191
四、农场路192
第七节 “文明路”与“公路无障碍县”的建设193
第八节 充实监理队伍、加强安全宣教196
第九节 养路费的征收与使用199
一、养路费的征收199
二、养路费的使用200
第十节 汽车队的成立200
第十一节 运输管理站的建立及业务发展202
第十二节 1985年交通现状205
附录:207
安新县交通系统人事更替一览表207
安新县公路大、中桥梁、涵洞一览表222
安新县历代编年大事记235
1988《安新县交通史稿》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 1988 安新县交通局编史组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河北交通史丛书 河间县交通志
- 1986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 交河县公路交通史
- 1985
-
- 新疆公路交通史 上 公路篇 初稿
- 1982
-
- 新疆公路交通史 上 运输篇 初稿
- 1982
-
- 易县公路交通史
- 1986
-
- 武进县交通志史 上 初稿
- 1983
-
- 烟台市民族宗教志
- 1993.06
-
- 安次县公路交通史
- 1984
-
- 湖北固定资产投资 “九五”计划与四十六年统计资料
- 1997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 秦汉交通史稿
- 1994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淮阴县交通史
- 1988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 涞水县拳匪敉平录 全
- 1968 台湾:成文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