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季风 两个世界大国的博奕规则 上》
作者 | 席来旺主编;俞晓秋,辛向阳副主编;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编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1268 |
出版时间 | 199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0088801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41724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序章 海洋美国与大陆中国1
最年轻的与最古老的3
新兴的与停滞的7
海洋的与大陆的13
美利坚的与大中国的22
眼前的与长远的27
第一章 “新大陆”与“古王国”中美历史大背景39
“地理大发现”中的中国和美国41
亚当·斯密笔下的中国与美国44
美国:移民国家的诞生51
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60
美国:新生的资本主义70
中国:大清王朝的衰落79
第二章 近代遭遇:中美不平等的交往87
中国与美国:最初的交往89
文化开路:传教士先行100
望厦条约:中美外交上的一次“交锋”108
上帝的两个“太子”:美利坚与太平天国117
历史旧案:美国排华125
“有钱大家赚”:门户开放136
一页奇异的历史:庚款退还与中国学生留美141
盛宴苦泪:“一战”前后的中美关系148
第三章 太平洋的战略“钥匙”抗日的中美因素157
盟邦携手:美国和中国的抗日战争158
“大国”的泡影:不平等的中美同盟165
史迪威将军的悲剧171
罗斯福的“特别提请”:撤废不平等条约181
“三角”同盟:国共两党的对美政策186
红区秘闻:美军观察组在延安194
窑洞里的大洋畅想:毛泽东打算同美国合作204
让我们永远记信“三S”210
第四章 两个中国之命运217
通向对抗之路:美国的中国观发生变化218
合众国的“政治蓝本”:美国与中国内战233
马歇尔取代赫尔利250
“别了,司徒雷登”259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由来271
交锋在朝鲜战场290
原子弹风波:中美核危机313
从台湾海峡危机到中美大使级会谈336
第五章 跨越大洋的巨人握手385
重聚华沙386
“中国间谍”391
世界还在沉睡:基辛格密访北京398
再访中国:基辛格睡不着觉409
两个大国的创世纪神话:“改变世界的一周”419
中美建交:20世纪的重大国际事件431
中美关系正常化中的“台湾阴影”441
理想主义--→现实主义:邓小平访美445
第六章 大国的博奕规则449
中美关系国际背景的变化450
里根总统实现中国之行456
同在屋檐下:悲悯的“人权”464
“政治擦边球”:“八·一七公报”轶闻473
“V”:战胜还是打败482
“骑自行车”的总统与北京的“交通规则”492
当中国的头露出水面时……502
中国“麻将经”与多米诺骨牌520
战术与策略:邓小平的“政治桥牌”544
第七章 世纪之交的中美关系565
新人新时新政策克林顿566
西雅图和雅加达带来希望598
共筑安全屏障609
抢占中国大市场621
中美知识产权纠纷626
从“银河号”事件到中国申办“奥运”642
人权与最惠国待遇的“持钩”与“脱钩”651
围绕“李登辉事件”的较量663
美国对华政策大辩论682
“中国人是讲信誉的”691
第八章 中国政要的美国观703
洋务派的美国观704
孙中山的美国观710
毛泽东的美国观715
蒋介石的美国观748
周恩来的美国观758
邓小平的美国观768
江泽民的美国观805
第九章 美国政要的中国观829
费正清的中国观830
罗斯福的中国观842
尼克松的中国观851
基辛格的中国观871
卡特的中国观876
布热津斯基的中国观880
里根的中国观884
布什的中国观891
克林顿的中国观898
前商业部长富兰克林的中国观902
助理国务卿帮办魏德曼的中国观907
胡佛研究所的中国观911
美国中国问题学者的中国观917
第十章 新世纪门坎前的新热点929
人权之争何时了?930
贸易=战争:复关之战透析942
敏感的台湾:别忘了韩战950
雾里看花:军控与核扩散复杂性960
“中国威胁论”:希特勒式的“国会纵火案”967
世界屋脊的背面:藏入难言之隐976
香港法案:阴险的伏笔984
南沙:本不该炒热的话题988
第十一章 谁影响美国对华政策995
决策者:到底谁说了算996
利益与决策:“压力集团”的影子1005
国会山的争吵声浪1009
形形色色的说客们:《买通华盛顿》1016
“民意”:新闻媒体的“产品”1024
“智囊团”:谁付“咨询费”1032
企业:“美国的正经事就是商业”1038
第十二章 中美国情:大文化背景(上)1043
两个大国的人文地理1044
两个大国的军事力量1050
两个大国的经济实力1056
两个大国的教育状况1063
两个大国的科技水平1070
两个大国的民族特性1078
第十三章 中美国情:大文化背景(下)1083
美国自由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精神1084
中国:民族国家意识与社会整体精神1093
“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与财富的美国社会1099
“我们信仰上帝”:宗教信仰盛行的美国社会1105
没完没了的“官司”:律师多如牛毛的美国社会1110
梦寐以求的“希望之乡”:美国梦的社会1115
觉醒的“睡狮”:民族主义的中国社会1121
东西南北:发展变化中的中国社会1126
第十四章 大国秉性的异同1133
同化力与大熔炉1134
制度与体制结构1141
自由竞争与政府调控1158
西进运动之比较1167
大国的“衰落”与“崛起”1177
文化差异与互补1186
中美能成为未来“文明冲突”的典型吗?1193
第十五章 中美关系的未来1215
美国对华政策的矛盾性1216
中国因素难以忽视1222
美中关系前景的利益透视1231
美国学者眼中的中美关系1240
结束语:试看天下谁能敌?1260
1996《大洋季风 两个世界大国的博奕规则 上》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席来旺主编;俞晓秋,辛向阳副主编;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编 1996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大洋彼岸的风流 两代人看美国
- 1996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
- 大洋季风 下
- 1996
-
- 大洋季风 上
- 1996
-
- 体育学院本科讲义 田径运动 下
- 1961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 两个世界
- 1951 时代出版社
-
- 速度滑冰规则
- 1956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 大洋两岸
- 1984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博奕论与线性规划
- 1960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世界风土大系 第5编 大洋洲及两极部份
- 1982 三军大学印制厂
-
- 冬季两项竞赛规则 1986
- 1986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 “张献忠屠蜀”考辨 兼析湖广填四川
- 1980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两个伟人和两个大国
- 1995 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
-
- 世界博物馆大观
- 1991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
- 世界体育竞赛规则大全 上
- 1997 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