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求取 ⇩

绪论1

上篇经络腧穴4

第一章经络总论4

第一节经络系统组成4

一、十二经脉5

二、奇经八脉6

三、十五络脉6

四、十二经别7

五、十二经筋7

六、十二皮部7

第二节经络作用7

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7

二、运行气血,营养全身7

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8

第三节经络学临床应用8

一、说明病理变化8

二、指导辨证归经8

三、指导针灸治疗8

第二章腧穴总论9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9

一、腧穴的分类9

二、腧穴的命名9

第二节腧穴的主治特点和主治规律10

一、主治特点10

二、主治规律11

第三节特定穴12

一、特定穴概念12

二、特定穴分类和特点13

第四节腧穴的定位方法14

一、骨度分寸定位法14

二、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16

三、指寸定位法16

四、简便取穴法17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18

第一节十二经脉及其腧穴18

一、手太阴肺经及其腧穴18

二、手阳明大肠经及其腧穴21

三、足阳明胃经及其腧穴25

四、足太阴脾经及其腧穴31

五、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35

六、手太阳小肠经及其腧穴38

七、足太阳膀胱经及其腧穴41

八、足少阴肾经及其腧穴49

九、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53

十、手少阳三焦经及其腧穴56

十一、足少阳胆经及其腧穴59

十二、足厥阴肝经及其腧穴64

第二节奇经八脉68

一、督脉及其腧穴68

二、任脉及其腧穴72

三、冲脉76

四、带脉77

五、阴维脉77

六、阳维脉77

七、阴跷脉78

八、阳跷脉78

第三节常用经外奇穴78

一、头颈部穴78

二、胸腹部穴80

三、背部穴80

四、上肢部穴81

五、下肢部穴83

中篇刺法灸法85

第四章刺灸法总论85

第一节针灸器具85

一、传统针灸器具85

二、现代针灸仪器86

第二节针灸施术体位86

一、体位意义86

二、体位选择86

第五章刺灸法各论88

第一节毫针刺法88

一、毫针的构造、规格、检查和保养88

二、毫针刺法练习89

三、毫针选择与消毒90

四、毫针基本操作技术90

五、行针手法92

六、得气94

七、毫针补泻手法94

八、留针与出针95

九、针刺异常处理和预防95

第二节灸法97

一、灸法的作用97

二、灸法的种类及其应用98

三、施灸的顺序和补泻101

四、注意事项102

第三节拔罐法102

一、拔罐方法102

二、拔罐的应用方法103

三、拔罐的作用和适用范围105

四、起罐方法105

五、注意事项105

第四节三棱针法106

一、操作方法106

二、适用范围107

三、注意事项107

第五节刮痧法107

一、操作方法108

二、适用范围108

三、注意事项108

第六节电针法108

一、操作方法108

二、波形及作用特点109

三、适用范围109

四、注意事项109

第七节穴位注射法110

一、操作方法110

二、适用范围110

三、常用药物110

四、注意事项111

第八节穴位贴敷法111

一、贴敷药物111

二、操作方法112

三、适用范围112

四、注意事项112

第九节耳针法113

一、耳与经络、脏腑113

二、耳郭表面解剖113

三、耳穴的分布114

四、耳穴的部位和主治115

五、耳针法的临床应用123

下篇治疗126

第六章治疗总论126

第一节治疗原则126

一、补虚泻实126

二、清热散寒127

三、治病求本127

四、三因制宜128

第二节针灸治疗作用129

一、疏经通络129

二、调和气血129

三、扶正祛邪129

第三节针灸处方130

一、腧穴配伍130

二、刺灸法选择131

第四节特定穴的临床应用132

一、五输穴132

二、原穴、络穴136

三、俞穴、募穴137

四、八脉交会穴137

五、八会穴138

六、郄穴138

七、下合穴139

八、交会穴139

第七章治疗各论140

第一节内科病症140

一、头痛140

二、面痛142

三、眩晕143

四、中风143

五、面瘫144

六、痹证145

七、痿证146

八、癫狂147

九、痫病148

十、颤证149

十一、不寐150

十二、郁证150

十三、痴呆151

十四、心悸152

十五、感冒153

十六、咳嗽154

十七、哮喘155

十八、呕吐156

十九、呃逆157

二十、胃痛157

二十一、腹痛158

二十二、泄泻159

二十三、痢疾160

二十四、便秘161

二十五、胁痛162

二十六、癃闭163

二十七、消渴164

第二节妇科病症165

一、月经不调165

二、痛经166

三、闭经167

四、崩漏168

五、绝经前后诸症169

六、带下病169

七、不孕症170

八、胎位不正171

九、滞产172

十、缺乳172

第三节男科病症173

一、遗精173

二、阳痿174

三、阳强175

四、阳缩176

五、不育症176

第四节儿科病症177

一、遗尿177

二、惊风178

三、积滞179

四、疳证180

五、小儿脑性瘫痪180

六、小儿多动症181

七、孤独症182

第五节皮外科病症183

一、瘾疹183

二、湿疹183

三、蛇串疮184

四、牛皮癣185

五、痤疮186

六、斑秃186

七、痄腮187

八、乳痈188

九、乳癖189

十、肠痈189

十一、痔疮190

第六节骨伤科病症191

一、落枕191

二、漏肩风191

三、肘劳192

四、腰痛193

五、颈椎病194

六、踝关节扭伤196

七、腱鞘炎197

第七节五官科病症197

一、目赤肿痛197

二、麦粒肿198

三、青风内障199

四、上胞下垂200

五、目瞤200

六、近视201

七、耳聋、耳鸣202

八、鼻渊202

九、咽喉肿痛203

十、牙痛204

十一、口疮204

第八节急症205

一、晕厥205

二、虚脱206

三、高热206

四、抽搐207

五、内脏绞痛208

第九节其他病症210

一、慢性疲劳综合征210

二、戒断综合征210

三、肥胖症212

四、衰老212

五、肿瘤213

六、黄褐斑214

附篇参考资料216

第八章常用腧穴主治歌诀216

第一节 四总穴歌216

第二节 十二经原络穴主治歌216

第三节 八脉交会穴歌217

第四节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218

第五节 标幽赋219

第六节 通玄指要赋220

第九章全身腧穴定位、主治简表221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221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222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223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226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227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穴228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229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233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235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235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237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240

第十三节 督脉241

第十四节 任脉243

第十五节 头颈部奇穴244

第十六节 胸腹部奇穴245

第十七节 背部奇穴246

第十八节 上肢部奇穴246

第十九节 下肢部奇穴247

主要参考书目249

2020《针灸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张永臣,王健主编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针灸学(1974 PDF版)
针灸学
1974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针灸学(1980.05 PDF版)
针灸学
1980.05
针灸学(1975.07 PDF版)
针灸学
1975.07 上海人民出版社
针灸学( PDF版)
针灸学
针灸学(1979 PDF版)
针灸学
1979
针灸学( PDF版)
针灸学
针灸学( PDF版)
针灸学
针灸学( PDF版)
针灸学
针灸学(1984 PDF版)
针灸学
1984
针灸学(2020 PDF版)
针灸学
2020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夫妻理财(1996 PDF版)
夫妻理财
1996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针灸学(1979 PDF版)
针灸学
1979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针灸学(1997 PDF版)
针灸学
1997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针灸学(1979 PDF版)
针灸学
1979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针灸学(1983 PDF版)
针灸学
1983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