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谁诉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
作者 | 蔡翔著 编者 |
---|---|
出版 |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48 |
出版时间 | 1994(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533906284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24987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导言1
第二章游子24
引言24
从游士到游子27
在路上43
归去来兮61
结语75
第三章君臣78
概论:道统与政统78
历史的误读——古代光荣的再生87
“模仿祖先”与“模仿英雄”97
“锏鞭”意象——权力的保护与对权力的制约108
结语111
第四章归位114
“归位”模式的一般结构类型115
禁欲与“成人仪式”123
恐惧、焦虑与人的遁世态度133
“归位”模式与宗教伦理背景141
结语:关于《老井》145
第五章任诞150
成熟文明的挑战——关于《世说新语》152
文人的奇矫——关于《儒林外史》162
苦闷的象征——关于《沉沦》170
黑色幽默:一种自我游戏的嬉皮方式——关于《玩的就是心跳》177
结语184
第六章父子185
“弑父”情结与中国古代神话186
孝与儒家文化192
“原始父亲”与“现实父亲”200
当代文学中的“父子”问题208
结语:关于母亲215
第七章江湖220
侠与江湖文化222
原始形态以及早期文学中的侠228
知识分子的江湖情结236
误读与改造245
结语253
第八章恬适255
缘起:汪曾祺和阿城的小说255
何谓儒、道互补的艺术人生261
闲散、知足、达观及其他269
在“退出”的背后276
结语:再回到汪曾祺和阿城282
第九章知己286
“知己”的同志化释义286
“知己”的兄弟化释义295
“知己”的另一释义:说者和听者303
“酬知己”与“报明主”311
结语316
第十章慰藉318
古代神话中的宗教痕迹319
儒家的世俗化运动321
互补:一种相互的中心消解328
冒险的游戏335
结语340
后记341
主要参考书目344
1994《此情谁诉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蔡翔著 1994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中国知识分子问题
- 1987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 中国知识分子的兴起
- 1992.04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 论马克思恩格斯及马克思主义
- 1963.03 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知识分子
- 东北书店
-
- 中国历史知识 卷4
- 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
- 1989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 脉脉此情谁诉
- 1989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 中国知识分子的道路
- 1959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
- 1987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抗战时期的中国知识分子
- 1996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
- 历史知识 中国古代史部分
- 1979 北京:北京出版社
-
- 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国观 1943-1953
- 1999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 中世纪的知识分子
- 1996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动荡中的历史抉择 近代知识分子的追求
- 1992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 1989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