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作者 | 奚广庆主编;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司组织编写 编者 |
---|---|
出版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290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307015153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19532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指引中国的现代化取得成功的伟大旗帜1
第一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1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5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6
第二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10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10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12
第三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意义17
一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17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既有中国特色,又具有普遍意义19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必将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21
第二章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24
第一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24
一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24
二 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26
三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29
第二节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2
一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种多样32
二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33
三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走自己的路35
第三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37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迈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37
二 中国迈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精神的集中体现40
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的实践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41
第三章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46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形成46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提出46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和特征51
第二节我国必然要经历一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6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根据57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基础58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60
第三节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61
一 党的基本路线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61
二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64
三 在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问题上,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66
第四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70
第一节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70
一 社会主义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72
二 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74
三 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76
四 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发展过程78
第二节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79
一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79
二 始终把解决主要矛盾放在首位82
三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84
第三节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88
一 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88
二 要破除教条主义倾向和各种思想障碍90
三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各项工作的具体标准都是统一的93
第四节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94
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94
二 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96
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重要作用97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100
第一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100
一 改革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新的革命100
二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体制的根本性变革102
三 改革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104
四 搞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106
第二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09
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09
二 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12
三 加快改革步伐,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17
第三节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126
一 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126
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28
三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137
第四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40
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141
二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143
三 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144
四 精神文明必须重在建设145
第六章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148
第一节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148
一 世界进入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时期148
二 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增多,世界仍不安宁150
三 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趋于尖锐化、表面化151
四 欧洲动荡,成为当前世界一个非常突出的新问题153
五 亚太地区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153
六 世界经济贸易国际化、集团化的趋势大大加强154
七 南北差距进一步拉大,成为90年代重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155
八 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曲折倒退难以完全避免,但坏事可以变好事157
第二节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58
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158
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应用159
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发展161
第三节实行对外开放164
一 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64
二 对外开放的战略原则168
三 对外开放的方针政策170
四 抓住时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173
第七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178
第一节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党一贯坚持的重要原则178
一 四项基本原则的提出178
二 四项基本原则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182
第二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184
一 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立国的根本方向184
二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们立国治国的根本保证186
三 共产党是我们立国治国的领导核心189
四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辉旗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192
第三节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195
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维护团结稳定政治局面的重要条件195
二 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197
三 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198
第四节四项基本原则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200
一 四项基本原则只有发展才能坚持200
二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内容201
三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206
第五节建设和改革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207
一 建设和改革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207
二 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政治稳定局面的基本途径215
第八章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220
第一节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220
一 现代化的“小康目标”的提出220
二 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完整形成224
三 实现小康是90年代的奋斗目标228
第二节抓住时机,争取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229
一 抓住有利时机,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迫切要求229
二 当前是争取经济加速发展的有利时机231
三 必须走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233
第三节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234
一 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共同富裕的社会234
二 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237
三 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防止两极分化240
第九章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243
第一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工人阶级政党领导243
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244
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党的领导246
第二节在改革开放中改善和加强党的建设249
一 改善和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249
二 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指导思想和方针251
三 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的具体措施254
第三节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256
一 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256
二 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259
三 增强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61
四 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祖国的保卫者264
第十章按照“一国两制”方式实现祖国和平统一266
第一节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性构想266
一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266
二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269
第二节“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及其依据272
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272
二 “一国两制”的重要依据276
第三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与政策279
一 对港澳政策279
二 对台政策281
第四节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284
一 国家统一工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284
二 大力发展两岸关系,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而奋斗286
199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奚广庆主编;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司组织编写 1993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 1996 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984.07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984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985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984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984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1997 北京:群众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1990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991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987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1993 沈阳:东北工学院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 1996 北京:红旗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 1989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 1996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1993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