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育思想述要》
作者 | 聂振斌著 编者 |
---|---|
出版 |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362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81029208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1905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章源远流长——前孔时代3
一、传说中的先王乐教3
二、周公制礼作乐10
三、美育思想的产生16
第二章说礼论乐——先秦两汉38
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38
二、“与民同乐”——孟子47
三、“乐合同,礼别异”——《乐论》与《乐记》53
四、“美教化,移风俗”——汉儒经学家63
五、毁礼非乐反对文饰——道墨法对儒的批判与补充69
第三章比风度,讲文采——魏晋南北朝86
一、人才观的转变——《人物志》86
二、“越名教而任自然”——阮籍与嵇康90
三、人美的品藻——《世说新语》101
四、“文”的观念之更新——《典论·论文》与《文赋》122
五、“征圣宗经明道”——《文心雕龙》126
六、“吟咏情性”——《诗品》132
七、儒教复兴的前奏——《颜氏家训》136
第四章“文质相炳焕”——唐宋141
一、唐太宗与唐代风教141
二、“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书画的教育功能145
三、“为事而作”与为美而美——“诗教”之异论157
四、古文运动——韩愈与柳宗元170
五、宋代文化与学术183
六、“为道”与“乐心”——欧阳修188
七、“酸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苏轼196
八、“存天理,灭人欲”——理学家的美育观206
九、“兴趣”——《沧浪诗话》216
第五章古今雅俗之辩——明清224
一、社会政治文化背景224
二、“复古”与“变古”——“七子”与“公安派”237
三、“心学”美育观——王守仁242
四、离经叛道的“童心说”——李贽253
五、“以人情之大窦,为名教之至乐”——汤显祖260
六、雅俗之辩——为通俗文艺正名266
七、小说教育——金圣叹274
八、戏曲教育——李渔282
九、“温柔之为诗教”——王夫之293
十、“诗教”传统的思想冲突302
第六章中西融合——近代318
一、“西学东渐”——近代美育思想的诞生318
二、“感情上的疾病,非以感情治之不可”——王国维325
三、“以美育代宗教”——蔡元培337
四、“为人生而艺术”——鲁迅347
五、“生活的艺术”——林语堂355
1993《中国美育思想述要》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聂振斌著 1993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美国重要思想库
- 1982 北京:时事出版社
-
- 中国教育思想史
- 1984年06月第1版
-
- 陶行知教育思想论述
- 1991.03 学林出版社
-
- 蔡元培美感教育思想评述
- 1980
-
- 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 下
- 1998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 中国德育思想史
- 1992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 邓小平教育思想概述
- 1992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卢梭教育思想述评
- 1984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 朱熹教育思想述评
- 1987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
- 中国古代体育思想史纲要
- 1989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
- 中国教育思想史
- 1984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 中国近代救国思想简述
- 1985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中国教育思想史
- 1987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