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改革方法论》求取 ⇩

目 录1

总 论1

第一章 当代中国改革的实践和理论1

第一节 当代中国改革的时代背景2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2

二、当代世界的科技革命潮流5

三、中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7

第二节 当代中国改革的历史进程11

一、改革的起步和试验阶段12

二、全面改革、重点突破阶段17

三、整体推进、配套改革阶段22

第三节 当代中国改革的理论创造25

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25

二、改革实践的理论基石27

三、邓小平关于改革的理论30

第二章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形成及其科学体系35

和研究方法35

第一节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形成35

一、邓小平改革方法论形成的主观条件36

二、邓小平改革方法论形成的实践条件39

三、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理论来源41

第二节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科学体系及其45

特征45

一、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科学体系的核心45

二、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科学体系的内容47

三、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特征54

一、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研究对象56

究方法56

第三节 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和研56

二、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研究方法58

三、研究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的意义60

认识篇63

第三章唯实认识方法63

第一节 唯实认识方法的确立63

一、僵化认识方法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认识方法64

二、唯实认识方法与僵化认识方法的对立66

三、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唯实认识方法的69

基础69

第二节 唯实认识方法的基本特征和基本71

原则71

一、唯实认识方法的特征71

二、唯实认识方法的基本原则73

三、唯实认识方法的意义和作用77

第三节 唯实认识方法的实现条件78

一、不断解放思想,发挥持续的创造精神78

二、提高认识主体的素质,包括提高各级领导、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三个层次认识主体的素质80

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民主集中制81

四、改革上级向下级层层集权的领导体制82

第四章矛盾分析方法84

第一节 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灵魂84

一、矛盾分析方法的含义84

二、矛盾分析方法的原则85

三、矛盾分析方法的功能88

第二节 对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的深入89

分析89

一、分析我国现阶段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揭示改革经济体制的必要性90

盾,揭示改革政治体制的必要性92

二、分析我国现阶段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92

三、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性,93

揭示改革的必然性,确定改革的道路和方法93

第三节 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98

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认识的发展98

二、生产和需要的矛盾成了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99

矛盾99

三、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101

第四节 特色分析: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103

一、社会主义一般——社会主义特殊——中国特色103

社会主义103

二、市场经济一般——市场经济特殊——中国社会108

主义市场经济108

现代化112

三、现代化一般——现代化特殊——中国社会主义112

第五章 系统分析方法118

第一节 系统分析方法的特征及其在改革方法论118

中的地位118

一、矛盾分析与系统分析118

二、系统分析方法的特征120

三、系统分析方法在改革方法论中的地位121

第二节 整体性分析122

一、改革系统的整体性特征122

二、整体性分析的基本要求123

三、立足整体,正确认识和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126

第三节 结构性分析127

一、改革系统的结构性特征127

二、结构性分析的基本要求129

三、正确处理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改革的关系,优化系统结构130

第四节 相关性分析132

一、改革的相关性特征133

二、相关性分析的基本要求133

三、为改革创造良好的国内外条件134

实践篇137

第六章战略决策方法137

第一节 科学的战略决策138

一、正确的决策原则138

二、有效的决策方法143

三、科学的决策程序148

第二节 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149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150

二、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步骤156

第三节 基本路线和总体布局160

一、基本路线的形成及其内容结构160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163

三、基本路线和总体布局的制定对指导改革的方法论意义167

第七章探索试验方法170

第一节 摸着石头过河170

一、摸着石头过河的要义阐释170

二、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诠释175

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义探究177

第二节 在试验中探索179

一、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179

二、建立试验点和试验区183

三、建立试验点和试验区的方法论意义186

第三节 探索试验方法的一般原则187

一、谨慎从事和敢于开拓相结合187

二、勇于实践和重视理论相结合188

三、不怕犯错误与避免犯大的错误相结合189

第一节 典型经验的寻求190

第八章典型示范方法190

一、典型的含义191

二、依靠群众实践发现典型194

三、依靠群众实践抓典型的理论依据198

第二节 典型经验的总结199

一、典型经验总结的目的200

二、典型经验总结的方法202

三、典型经验总结的要求207

第三节 典型经验的推广210

一、典型经验推广的方法210

二、典型经验推广的条件214

三、典型经验推广过程中的纠偏艺术215

第九章循序渐进方法218

第一节 闯与稳相结合218

一、改革要放胆地干,要有闯和冒的精神219

二、改革要走一步看一步,步子要稳222

三、闯与稳的纠偏艺术225

第二节 重点突破227

一、改革从农村突破227

二、改革重点的转移232

三、重点突破的指导原则235

第三节 整体推进237

一、整体推进目标的确定237

二、整体推进的过程把握241

三、整体推进的三条原则243

第十章对立面结合方法247

第一节 对立面结合方法的理论依据和实践247

意义247

一、对立面结合方法的含义和理论依据247

结合方法的运用250

二、毛泽东和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250

三、对立面结合方法对改革的实践意义252

第二节 对立面结合的方法论原则255

一、揭示和扩大对立面的共同趋向255

二、限制对立面的斗争257

三、调整对立面的斗争260

四、对立面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在处理对抗性矛盾中的运用262

第三节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265

一、邓小平关于“两手抓”的论述265

二、“两手抓”的关键在于结合起来一起抓268

三、“两手抓”工作方法的多方面运用271

第十一章利益调节方法275

第一节 改革与利益调整275

一、改革必然引起利益关系的调整275

二、利益调节的必要性276

三、利益调节的原则280

四、利益调节的意义285

第二节 利益调节的经济方法287

一、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可分配总量287

二、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分配制度288

三、制定和实施合理的经济政策292

四、健全利益调节的经济法律、法规295

第三节 利益调节的思想教育方法295

一、利益调节需要社会主义人文精神295

二、利益调节的思想教育内容296

三、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思想教育298

第十二章宏观控制方法301

第一节 改革与控制301

一、体制改革是控制模式的转换301

二、改革运行过程需要宏观控制306

三、宏观控制的原则308

第二节 国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313

调控313

一、国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313

必要性和可能性313

二、宏观调控的新思路318

三、宏观调控的方法和手段320

第三节 实现宏观调控的条件325

一、加强中央权威326

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328

三、增强经济实力330

第一节 审时度势 把握机遇332

一、宏观思考,发现机遇332

第十三章改革的指导艺术332

二、总体设计,抓住机遇336

三、用好机遇,发展经济339

第二节 一以贯之稳中有变341

一、坚持原则,一以贯之341

二、适应发展,稳中有变344

三、以“不变”制约“变”,以“变”完善“不变”346

第三节 胸中有数 掌握火候349

一、注重数量分析,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度350

二、掌握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波浪式推进各项352

工作352

三、注意掌握分寸,把握事物转化的火候354

评价篇359

第十四章改革评价的主体和标准359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改革评价的主体359

360

一、改革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和评价主体的一致360

二、改革评价主体的价值观念及其变迁364

三、改革评价主体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365

第二节 “三个有利于”是改革评价的根本367

标准367

一、“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及其哲学依据367

二、“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改革评价的根本标准370

三、正确理解“三个有利于”标准372

第三节 改革评价的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374

一、以生产力为标准的历史尺度375

二、以主体需要为准绳的价值尺度376

三、二重尺度的整合是改革评价的基本要求377

第一节 改革评价的原则380

一、求实原则380

第十五章改革评价的原则、指标和方法380

二、党性原则382

三、整体性原则383

四、群众利益原则386

第二节 改革评价的指标387

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改革评价的基础性指387

387

二、综合国力是改革评价的根本指标388

三、人民生活水平是改革评价的终极指标389

四、社会稳定是改革评价的重要指标390

第三节 改革评价的方法390

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391

二、改革的正价值与负价值相抵的评价方法392

三、领导、专家和群众相结合的评价方法395

四、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相结合的评价方法396

后记401

1997《邓小平改革方法论》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周振国,程家明等著 1997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邓小平同志论改革开放(1989 PDF版)
邓小平同志论改革开放
1989 北京:人民出版社
绕·邓小平の军事改革(1990年12月第1版 PDF版)
绕·邓小平の军事改革
1990年12月第1版 劲草书房
邓小平改革的哲学思维(1994 PDF版)
邓小平改革的哲学思维
1994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邓小平方法论导论(1999 PDF版)
邓小平方法论导论
1999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1998 PDF版)
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
1998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践(1994 PDF版)
邓小平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践
1994 长沙:湖南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与铜陵改革实践(1998 PDF版)
邓小平理论与铜陵改革实践
1998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国企改革思想论稿(1998 PDF版)
邓小平国企改革思想论稿
1998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与交通改革发展(1999 PDF版)
邓小平理论与交通改革发展
1999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邓小平理论与上海改革开放(1998 PDF版)
邓小平理论与上海改革开放
1998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论(1993 PDF版)
邓小平论
1993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改革思想研究(1992 PDF版)
邓小平改革思想研究
1992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改革思想研究(1991 PDF版)
邓小平改革思想研究
1991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伟大的改革家邓小平(1989 PDF版)
伟大的改革家邓小平
1989 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改革(1990 PDF版)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改革
199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