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回忆录 第1分册》
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华书局 |
参考页数 | 442 |
出版时间 | 198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11018·1157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4429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第一分册3
第一卷 童年及求学时代(1888-1912)3
出生及家庭3
私塾及娱乐5
顽皮9
风波11
英华书院14
圣约翰书院16
向往变革19
前途留美22
库克学院24
何去何从26
哥伦比亚大学一年级29
教授和校长33
拉丁文和地质学37
体育活动40
课外活动42
省亲抵沪47
婚姻问题49
结婚和离婚54
唐绍仪使美60
留学生的政治见解66
学士、硕士、博士68
辛亥革命72
结业回国73
第二卷 担任外交官的头十年(1912-1922)83
前言 反回后的最初印象,1912年春83
一、民国初年的北京89
1.袁世凯进代的北京政治,1912-191689
(1)袁世凯与唐绍仪89
(2)与袁世凯的一次谈话,191291
(3)袁世凯与国民党93
(4)帝制运动与袁世凯之死95
2.在北京的生活与职务,1912-191598
(1)与唐梅联婚始末98
(2)北京外交部1912年的改组101
(3)在外交部的工作103
(4)晋升参事108
(5)在总统府的经历109
3.中国的对外关系,1912-1916112
(1)边境纠纷及中英,中俄谈判,1912-1916112
(2)日本侵占青岛及二十一条,1914-1915119
4.北京社会127
(1)北京在转变127
(2)在北京的留美及留欧归国学生135
二、首次出使华盛顿,1915-1919138
1.出任驻华盛顿公使,1915年8月138
2.1916年芝加哥借款144
3.美国参战147
4.父亲逝世150
5.中国宣战151
6.1917年11月蓝辛--石井换文157
7.准备参加和会,1917-1918161
8.从凡尔登到凡尔赛,和会前夕165
三、巴黎和会172
1.陆总长到达巴黎;代表团内部名次问题172
2.在和会上代表南方军政府问题177
3.代表团内的初期摩擦180
4.1919年1月28日在“十人会”上阐明中国立场182
5.公文递送箱遗失;提出书面声明187
6.代表团内部困难加深;陆徵祥的遽然离去和归来;讹传我订婚189
7.“四人会”作出决定;中国力争修改194
8.力争对青岛条款的保留权利202
9.6月28日前夕;中国不参加和约签字206
10.中国决策的背景209
11.后果212
四、首次出使伦敦及华府会议215
1.我的任命和华府会议的召开215
2.华府会议--组织与程序218
3.山东问题的会谈224
第三卷 回国任职(1922-1932)237
一、北京的政治生活,1922-1924237
1.颜惠庆博士再次担任内阁总理,1922年6月11日--8月5日237
2.王宠惠博士的内阁及其与国会的冲突,1922年8月5日--11月19日244
3.张绍曾将军组阁及其垮台254
4.摄政内阁,1923年6月13日--10月12日262
5.对曹锟和吴佩孚的一些回忆265
6.第二次直奉战争和冯玉倒戈270
二、政治、内战及财政277
1.引退和重返北京任财政总长,1925年--1926年7月277
(1)五家银行从中作梗283
2.中秋节危机283
(2)卫戍部队的军饷289
3.我的总理职务,1926年10月5日--1927年6月17日296
4.张作霖的军政府,1927年6月--1928年6月300
5.安格联爵士、张家璈和北京政府305
(1)安格联爵士被革职305
(2)外交界的反响309
(3)结语313
三、在我外交总长任内(1922-1928)所发生的问题316
1.苏俄特使越飞316
2.美日要求在北京设立无线电台与企图行贿318
3.金佛郎案320
4.参战借款322
5.日本公使芳泽递交国书事件及摄政内阁323
6.临城劫案327
(1)1924年3月王正廷签署协议草案330
7.中苏谈判,1923-1924330
(2)与苏俄谈判;内阁否决王正廷--加拉罕协议337
(3)炸弹事件和1924年5月31日签署的协议342
8.归还威海卫问题的讨论349
9.万县事件的解决353
10.终止1865年签订的中比条约355
11.归还庚子赔款;中国基金会360
12.1927年4月袭击苏俄大使馆一案364
四、回顾北京政府365
1.对于1912至1928年民主政治在中国失败的一些看法365
2.北京政府三权之间的冲突,1912-1928374
3.1912-1928年间北京政府施政工作的几个方面379
(1)内阁会议379
(2)各部经费380
(3)官员薪俸382
(4)各省的陋习383
(5)外交部的陋习386
(6)财政部的陋习388
4.北京和南京在对外事务方面的对比390
5.外交家和外交395
五、满洲危机401
1.赴欧小住;被召去满,1928-1929401
2.少帅张学良与苏俄的冲突,1929-1930403
3.沈阳事变的发生408
4.回忆国民党扩大会议409
5.南京的政策和国际联盟,1931年9-11月415
6.出任外交部长,1931年11月28日418
7.民众的反应与蒋介石政府的倒台422
8.李顿调查团425
(1)在中国425
(2)在满洲429
(3)李顿调查团--李顿爵士的手杖439
1983《顾维钧回忆录 第1分册》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 1983 北京:中华书局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顾维钧回忆录 (第六分册)
- 1988
-
- 顾维钧回忆录 (第四分册)
- 1986年12月第1版
-
- 顾维钧回忆录 (第一分册)
- 1983年05月第1版
-
- 顾维钧回忆录 第一分册
- 1983
-
- 顾维钧回忆录 (第六分册)
- 1988
-
- 顾维钧回忆录 (第三分册)
- 1985
-
- 顾维钧回忆录 (第八分册)
- 1989
-
- 顾维钧回忆录 (第七分册)
- 1988
-
- 顾维钧回忆录 (第二分册)
- 1985
-
- 顾维钧回忆录 (第十分册)
- 1989
-
- 顾维钧回忆录 (第七分册)
- 1988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