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1辑 1912-1927》求取 ⇩

编辑说明1

第一编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3

第一章 筹划整顿币制,接办江南造币厂3

第一节 整顿币制计划3

(一)大总统宣布有关财政事项3

(二)计议整顿币制本位,制止各地滥铸银、铜元,公布伪造货币罪刑律3

第二节 接办江南造币厂的经过9

第二章 发行各种新币、军用票15

第一节 纪念币和新币的鼓铸发行15

第二节 军用票的发行和兑换16

(一)军需孔亟,发行军用票16

(二)借用中华银行手票发行军用票18

(三)按规定兑换军用票,维持信用21

(一)浙江省发行军用票和兑换情况24

第三节 各省发行地方军用票和新币24

(二)四川省发行军用票的经过28

(三)湖北、江西两省发行新币30

第三章 清理大清银行建立中国银行,并筹建商业银行32

第一节 清理大清银行,建立中国银行32

第二章 拟订商业银行则例40

第四章 向国内外筹集款项,以应军需43

第一节 发行军需公债43

(一)在国内募集公债43

(二)派员赴日本、南洋劝募公债47

第二节 向外国银行借款49

第三节 商人自愿捐款充作军饷50

(一)币制委员会的成立和裁撤55

第一节 袁政府关于币制改革,实行金汇兑本位制,谋求 币制借款 的计议55

第一章 袁世凯统治时期的货币制度55

第二编 北洋军阀政府时期55

(二)聘请外国人担任币制顾问的经过59

(三)卫斯林提出《中国币制改革刍议》和币制委员会决议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币制报告书》63

第二节 袁政府策划 币制借款 的经过71

第三节 袁政府公布过渡性的银本位制的《国币条例》85

(一)《国币条例》和《国币条例施行细则》的公布以及各方面对条例、细则的评议85

(二)财政部币制委员会拟订《修正国币条例草案》102

第四节 袁政府铸造和推行新银主币110

第五节 袁政府策划统一全国纸币发行126

(一)公布有关控制全国纸币发行权的条例126

(二)推广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141

1.两行的沿革和发行钞票的概况141

(1)中国银行141

(2)交通银行152

2.推广两行发行的钞票164

3.两行的领券制度和其他推广发行的办法175

4.两行在各地发钞受到地方势力的干扰186

第六节 袁政府迫令中、交两行钞票停止兑现190

(一)袁政府滥发钞票和公债,遭到社会各方面的揭露和反对190

(二)袁政府下令两行钞票停兑,社会各方面对这一暴政的揭露200

(三)全国中、交两行停兑情况207

1.北京两行停兑,市面混乱,各种维持措施均告失败207

2.上海中国银行继续兑现,交通银行停兑218

3.其他各地两行大多数继续兑现,地方军阀与北洋政府的矛盾进一步激化225

第七节 中、交两行停兑后,袁政府向帝国主义国家乞求借款230

(一)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两行停兑事件,企图进一步干涉北洋政府230

(二)袁政府出卖两行主权,换取借款236

(三)帝国主义国家在华银行,货款支持上海中行继续兑现243

第八节 袁政府设置平市官钱局,滥发铜元票253

第二章 皖、直、奉系军阀交替控制北京政府时期,大借外债和滥发各种辅币、纸币和变相货币261

第一节 在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下,黎、段两派在货币金融方面的斗争261

(一)在开兑中、交两行钞票问题上的互相倾轧261

(二)财政部在策划善后继续借款未成后,又借口整理京钞,向帝国主义银行借款285

1.策划善后补充借款一万万元,因美、日矛盾未成285

2.借口整理京钞借外债293

(1)向四国银行团借款八十万元293

(2)向美国芝加哥大陆商业银行借款五百万美元294

(三)黎派投靠英、法帝国主义,出卖金融主权297

1.引用英人充任中国银行京行副理297

2.向美、法、英帝国主义报送中国铸造货币的情况301

(四)黎元洪时期的币制改革304

1.推行新银主币和提出《国币法草案》304

2.发行十进位的新银、铜辅币310

3.拟订《限制和整理各省官银号办法》和《中国银行兑换券办法草案》321

4.中国银行发行的铜元票贬值、停兑和恢复兑现324

第二节 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时期货币金融市场和内外债情况330

(一)借整理中、交两行京钞发行公债,同时继续滥发钞票330

1.1917年7月开始,中行京钞实行限制兑现,年底又停兑330

2.1918年发行公债后,中、交两行继续发钞,为段政府承垫大宗款项,京钞价格猛跌341

3.各派议员对京钞跌价互相抨击,并要求彻查中行359

(二)向日本帝国借款372

1.日本寺内内阁利用贷款控制中国财政金融的阴谋活动372

2.梁启超提出币制借款后,日、美等国驻华使节为争夺银团控制权的活动384

3.交通银行两次出面向日本借款二千五百万日元,并聘请日本藤原充任顾问399

4.日本三次垫款三千万日元414

5.美、英、法反对日本垄断对华贷款,组成新四国银行团425

6.中国银行出面三次向日本借款五百万日元436

1.经过情况440

(三)引用日人阪谷充任币制和财政顾问440

2.帝国主义列强在派遣币制顾问问题上的争斗450

3.国内外报刊揭露日本通过阪谷控制中国的财政金融457

(四)公布《金券条例》464

1.日本策划控制中国货币金融464

2.段政府公布《金券条例》和《中华贸易公司章程》467

3.报刊揭发泡制《金券条例》的经过472

4.全国人民强烈反对《金券条例》和金币借款482

5.日本内部两派在控制中国货币金融上的矛盾492

6.美、英、法反对日本在中国导演的《金券条例》503

(五)段政府为了谋求 币制借款 继续玩弄币制改革骗局525

(六)段政府垮台前夕的货币金融措施533

1.改铸旧币,统一主币533

2.鼓铸铜元,调剂金融市场539

3.发行辅币券,小银元券及铜元券560

4.上海银钱业取消鹰洋行市567

第三节 直、奉两系军阀联合控制北京政府时期和直系军阀掌握北京政府时期货币金融日益走向崩溃569

(一)发行 民国九年整理金融公债 和中、交两行的定期存单569

(二)拟订整理官商兑换券、发行公库券条例和提出在中国实行虚金本位的货币体制575

(三)滥发银辅币584

(四)铜元票的挤兑风潮594

1.用铜元票向私商抵押借款594

2.铜元票发生挤兑风潮及其内幕599

3.挤兑风潮发生后,军阀内部矛盾重重,北京的铜元票由限制兑现到恢复兑现608

4.各地挤兑铜元票的风潮此伏彼起629

(五)平市官钱局被迫放弃发行辅币券632

(六)财政、交通、内务等部发行变相货币634

1.财政部滥发的变相货币和历次整理的骗局634

(1)各种变相货币634

(2)历次兑现失信和整理的骗局645

2.交通部发行的定期支付券和铁路支付券656

3.内务部发行的俸薪代用券662

第四节 北洋军阀统治末期货币金融崩溃的惨状662

(一)未开幕的整理币制筹备委员会662

(二)靠铜元票押款支撑665

(三)与四国银行团所订 币制实业借款合同 的取消674

(四)策划把中国铸币大权出卖给日本的阴谋活动676

第三章 庞杂混乱的市场货币679

第一节 银两及银元、铜元等硬币继续行使,成色、重量和秤砝极度混乱679

(一)各种银两及银元、铜元等硬币的流通情况和复杂的折算率679

(二)各地宝银的不同成色、重量以及各主要城市通用的秤砝银两700

(三)各地使用的银两和秤砝举例706

第二节 工商各界呼吁废两改元未能实现713

(一)新银主币的滥铸、滥发遭到金融业的反对717

第三节 各省军阀滥铸、滥发各种硬币717

(二)劣质银角在部分省内泛滥成灾722

(三)各省滥铸、滥发铜元737

1.贪图铸造余利,滥铸、滥发铜元737

2.北洋政府限制滥铸铜元的措施754

3.省自为政,鼓励本省铜元输出,禁止外省铜元流入764

4.各地商业、银钱业团体抗议滥铸和私运铜元769

(四)地方军阀滥铸、滥发铜元示例--四川省780

第四节 纸币发行权极度分散,全国各地钞票泛滥,币价狂跌788

(一)特种银行发行钞票的情况788

(二)商业银行发行钞票的情况792

(三)地方金融机构发行钞票情况的示例--东北三省796

1.东北三省滥发纸币和币制紊乱的概况796

(1)增发汇兑券,增设地方银行发行纸币808

2.奉系军阀对北洋政府统一币制政策的对抗808

(2)围绕改小洋单位为大洋单位的争执816

3.民国七年四月奉天省纸币停兑,以及两次直奉战争后奉票毛荒835

第五节 各省私帖泛滥情况示例852

(一)辽宁省(民国五年前后的情况)852

(二)山东省(民国五年部分县城的情况)859

(三)湖北省863

1.地方军阀庇护宜昌县商会滥发花票863

2.襄阳、樊城、江陵等地商民反对官商勾结滥发私帖865

第六节 国内各界激烈反对各省滥发各种辅币868

(一)报刊的揭露868

(二)省议员的质问与提案869

(三)川、赣旅外人士和鄂省人民团体反对家乡滥发纸币874

(一)帝国主义在华银行的分布和攫取的特权879

第一节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金融侵略的概况879

第四章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货币金融的侵略,以及我国人民拒用外币、维护主权的斗争879

(二)外国纸币侵入中国和外国银行在华擅发纸币894

(三)北洋政府在对待外钞问题上的媚外丑态903

第二节 外国的银行、纸币侵入中国的具体情况907

(一)英国的银行907

1.在华的银行擅发纸币907

2.汇丰银行控制中国关、盐税款,操纵中国金融、外汇912

(二)沙俄的纸币和华俄道胜银行918

1.沙俄策划中俄合办道胜银行,合建中东铁路,以及道胜银行擅自停业清理918

2.沙俄纸卢布侵入中国东北和新疆,以及道胜银行和中东铁路局擅发纸币931

(1)沙俄纸币侵入东北地区的情况931

(2)沙俄的货币与经济侵略在新疆的消长和人民所受的损失945

3.克伦斯基政府和鄂木斯克政府在中国东北和新疆发行不兑现纸币952

4.中东铁路局擅自改按金卢布收费,贬值折收纸卢布,拒收克币,激起哈尔滨商民罢市960

5.纸卢布价值狂跌,中国人民损失巨大967

6.北洋政府抑制纸卢布贬值的措施975

(三)日本的银行980

1.在中国山海关内各城市中进行的侵略活动和各界人士的反抗斗争980

2.在东三省破坏奉票体制,推行日本金票1005

3.在奉天省收毁小洋,挤兑奉票,迫使奉系军阀接受中、日共管当地官办银行1047

4.先在大连和奉天省推行金建制,后又迫使奉系军阀接受金、银两建制1081

5.日俄战争前后,三次在中国发行军用票1099

6.在东北三省攫取巨大利益,东北人民遭受严重损失1104

(四)美、法、德、比、荷等国的银行1109

1.美国的银行1109

(1)花旗银行1109

(2)友华银行1114

(3)上海美丰银行1119

(1)东方汇理银行1121

2.法国的银行1121

(2)中法实业银行1128

3.德国的德华银行1145

(1)它的成立和侵略活动1145

(2)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后,该行被接管,后又清理复业1150

4.比利时的华比银行1153

5.荷兰的荷兰银行1157

(五)中外合办的银行1159

第三节 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中国的币制紊乱,乘机干涉、破坏中国的货币金融主权1160

(一)制造种种借口,干涉中国币政1160

1.干预铜元、银元的铸造和流通1160

2.上海英商会策划控制中国造币厂1169

3.美侨梅皮破坏南京造币厂的铸币信用未遂1175

(二)外商在华私铸、私运劣质铜元,收毁银、铜币和私运现银出口1181

1.日本奸商私铸、私运劣质铜元进口1181

2.日本奸商偷运和销毁中国的银元和铜元1183

3.沙俄分子私运现银出口,并阻挠中国商人转运黑龙江砂金1185

4.外商私运现洋、辅币出口1187

(三)日、英奸商伪造、涂改中国纸币,印发辅币券1188

1.日本奸商伪造和涂改中国的纸币1188

2.英国律师甘维露在上海伪造交行钞票1196

3.英、日厂商在华印发辅币券1198

(四)外商低价收买大清、中、交三行钞票、进行投机和强兑1201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铜价暴涨,日本奸商、浪人在中国非法收买、销毁制钱,熔铜出口,获取暴利1203

1.在各地收毁制钱,北洋政府禁止无效1203

2.收毁制钱出口的暴利1220

3.日本干预北洋政府禁止日人收买制钱、熔铜出口1227

4.北洋政府勾结日本兴亚公司,共同熔钱炼铜,平分暴利,因遭受抵制未逞1236

5.全国商会联合会自愿筹资与北洋政府共同收熔制钱,挽回利权,因遭阻挠未成1239

1.北京、天津中、交两行挤兑风潮的起因1244

(六)帝国主义列强在太平洋会议上提出共管中国财政,并在中国煽动挤兑中、交两行钞票1244

2.日、美驻华外交人员关于中、交两行挤兑风潮向日本国政府的报告1251

3.北京、天津、张家口中、交两行挤兑风潮的经过及应付措施1255

4.北洋政府拟拨关余应付挤兑,总税务局英人安格联拒拨1263

5.挤兑风潮波及各大城市1267

6.京、津、张三地中、交两行陆续恢复兑现1270

第四节 五四运动以后,全国掀起反对帝国主义在华银行,拒用外币,维护主权的斗争1274

(一)《银行周报》有关禁用外币的议论1274

(二)全国人民奋起进行抑制日货、拒用日钞、断绝与日本一切经济来往的斗争1279

(三)五卅惨案后,上海和各地人民开展拒用英、日银行钞票的斗争1283

(四)哈尔滨抑制外国银行钞票,维护中、交两行发行国币券的斗争1286

1.中东铁路工人罢工,拒收西伯利亚卢布票,要求中、交两行在哈发行国币券1286

2.安格联图谋使汇丰银行在哈发行纸币,管辖中国的银行在哈发行纸币权,并指示海关拒绝按国币票面价征收关税1293

3.帝国主义在华银行策划在哈发行大洋券遭到禁阻后,又破坏中、交两行大洋券的信用1296

4.哈尔滨商民抑制日本金券,维护国币券的斗争1308

1986《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1辑 1912-1927》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 198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