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第2辑 1912-1927》求取 ⇩

目次1

编辑说明1

第一章 国民党封建买办政权对农村的压迫1

第一节 频繁内战中的财政军事征发1

一 战祸与军费1

(一)军阀混战情况1

(二)各地兵灾示例4

(三)国民党反动政府历年财政支出中的军费支出8

二 田赋的苛重9

(一)正附税的增长9

(1)概况9

(2)各地情况18

(二)税额的高度32

(三)预征制39

(四)烟亩税42

(1)农民被迫种烟42

(2)鸦片种植的扩大48

(3)烟税负担51

(五)所谓“减轻田赋”54

(六)地主田赋负担向农民的转嫁56

(1)隐瞒田亩56

(2)拖欠60

(3)向农民转嫁61

三 兵差及其他摊派与征发65

(一)兵差65

(1)兵差的种类和流行区域65

(2)各地兵差情况67

二 新农具使用情况73

(3)兵差的实际负担者73

(二)农田和力役的征发75

(1)无偿占用民田75

(2)滥征力役77

(三)其他摊派82

(四)官僚土劣对农民的额外榨取91

(1)浮收91

(2)中饱95

(3)勒索98

四 盐税及其他农用品和农产品税捐的加重103

(一)盐税103

(二)其他税捐109

五 公债与通货的泛滥116

(一)滥发公债116

(二)通货膨胀120

(1)纸币120

(2)辅币124

六 农田水利的破坏126

(一)官僚政府对水利费的挪用与贪污126

(二)军阀官僚破坏水利示例129

(一)运费昂贵对农产品销路的堵塞130

一 运输上的障碍130

第二节 军阀割据对农产品流通的阻碍130

(二)中国市场上中外农产品运费负担的比较132

二 税捐和关卡的阻碍133

(一)变相厘金的繁重133

(二)各地税卡举例137

(三)苛捐杂税对农产品流通的阻碍141

三 谷物流通的限制144

(一)谷物市场的人为割裂144

(二)各地禁令示例145

四 货币流通的限制148

(一)币制的不统一148

(二)各地现银输出的限制150

五 市场分裂状态的新发展152

六 区域间农产品供求的不相适应155

(一)盈亏不调的现象——以粮食为例155

(二)地区价格的悬殊156

第三节 国民党政府的农产统制措施及其作用157

一 茶叶统制157

二 蚕丝统制163

三 棉花统制168

四 烟草统制170

五 糖业统制174

六 粮食统制175

第四节 以官僚资本为主体的银行资本深入农村176

一 银行农村投资的发展176

(一)简史176

(二)投资的区域和方式182

(三)投资数额186

二 银行资本在农村的作用189

三 银行投资农村的机构194

(一)农民借贷所194

(二)农业仓库198

(三)合作社206

(1)发展情况206

(2)经营的实质214

税收与运输政策229

(一)乞求贷款229

一 对帝国主义资本和技术的依赖229

第五节 国民党政府为外国资本服务的外债、229

(二)乞求“技术合作”231

二 便利洋货倾销和阻碍土产输出的税收政策233

(一)便利洋货倾销的关税税则233

(二)阻碍土产输出的各种税捐236

三 公路政策和铁路运价政策的买办作用238

第二章 农村中的封建与半封建剥削241

第一节 租佃制度的变动与地租剥削的增长241

一 地租形态的变动241

(一)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化241

(二)突物地租与货币地租的比重及租额的比较245

(三)劳役地租的残余246

二 永佃制之进一步没落250

(一)地主撤佃条件的法律规定与租佃期限的变动250

(二)各地永佃制的没落251

三 地租剥削的加重256

(一)租额上涨256

(二)押租加重262

(三)预租盛行266

四 地租剥削对农业生产力的束缚268

(一)佃农简单再生产的破坏268

(二)农业技术改良的阻碍278

五 国民党政府“减租”的骗局281

(一)有关土地关系的法令281

(1)土地法281

(2)租佃暂行条例296

(二)所谓“二五减租”301

(三)官设追租机关306

(一)农民对市场的依赖程度308

一 市场势力对农民的统治308

第二节 农民对市场的依赖与商业高利贷剥削的加剧308

(二)农村初级市场的贸易内容——以山东邹平市集为例317

(三)市场势力对农民生产活动的支配320

二 商业高利贷资本活动的猖獗321

(一)操纵农产品价格的季节变动321

(二)杀价预买与高价赊销324

(三)进行高利盘剥327

三 商业资本对农民的榨取形式和深度331

(一)榨取形式331

(1)各种榨取形式示例331

(2)一种无本生利的榨取——滥发不兑现纸币340

(二)剥削深度345

(1)农产品价格的季节差345

(2)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中的比重346

四 高利贷利率水平及其增长趋势349

(一)各地高利贷利率水平349

(二)技术、园艺作物区的高利贷利率355

(三)货币借贷与突物借贷利率的比较357

(四)各阶层农户利息负担的差异358

(1)概况360

(五)高利贷利率的增长360

(2)各地情况361

五 地主、商人、高利贷者的三位一体365

(一)地主兼营商业高利贷365

(二)军阀的商业高利贷活动示例374

(三)高利贷与地权和劳役制的结合376

第三节 地主豪绅在农村的政治势力378

一 乡村政治机构的组成分子378

二 地主豪绅把持下的乡政机关对农民的压迫382

第三章 一九二九——三三年世界资本主义388

经济危机与中国农村388

第一节 一九二九——三三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概况388

一 危机的爆发和发展388

二 危机的特征392

三 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殖民地及附属国人民的掠夺395

一 关税壁垒的提高与输入的限制396

中国农村的影响396

第二节 帝国主义关税政策和倾销政策对396

二 通货贬值与银价上涨401

(一)列强币值和汇价的人为降低401

(二)美国白银政策403

三 商品倾销对中国农产品市场的侵夺408

(一)华货国际销路之被劫夺408

(1)茶408

(2)丝410

(1)概况411

(二)洋货在中国市场上的倾销411

(2)洋米413

(3)洋麦416

(4)人造丝418

(5)茶叶419

(6)棉货421

(7)其他424

(三)日货的走私424

(四)不等价交换426

第三节 帝国主义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市场428

和投资的活动428

一 帝国主义对中国市场的角逐与投资的争夺428

二 美国棉麦借款438

(一)一九三一年的美麦借款438

(二)一九三三年的棉麦借款439

三 所谓“国联技术合作”445

四 所谓“中日提携”448

一 收刮农产品451

(一)外商垄断茶价和棉价451

第四节 外国资本在农村活动的加强451

(二)日商操纵茧市和麻市453

中国农民的一个典型454

(1)在潍县454

(三)英美烟公司对烟农的统治——外国资本剥削454

(2)在许昌458

(3)在凤阳462

二 侵占土地和高利贷的活动463

(一)教堂占地463

(二)外商及教堂的高利贷活动465

三 种植场的经营467

第五节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袭击下,民族工商业的471

一 民族工商业的状况471

破产对农业的影响471

二 工业破产对技术、园艺作物生产的打击477

三 工商业凋敝与农村人口压力的加重480

附录 华侨失业回乡483

四 城市工商业资本家对农民的压迫485

(一)抑低农产价格485

(1)烟厂、烟商垄断烟价485

(2)棉商操纵棉价486

(3)丝厂、茧厂压低茧价487

(4)无锡丝业大王薛寿萱对蚕种和茧价的统制489

——工业资本家榨取农民的一个典型489

(二)加强对家内劳动的利用和剥削492

(三)其他榨取方式494

一 日“满”经济一元化497

第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和华北农村的奴役497

第一节 日寇对东北农村的殖民主义掠夺497

二 移民与圈地503

(一)武装移民503

(二)土地掠夺511

(三)对关内农工的排斥519

三 市场垄断与农产品的收刮521

(一)日货独霸市场521

(二)农业生产的统制524

(1)勒种鸦片524

(2)励行植棉526

(3)其他农产统制528

(三)勒价收刮农产品529

四 军事破坏与征发539

五 殖民地化农业的衰退542

(一)农业经营的亏损542

(二)农业生产的萎缩545

(三)地价下落550

第二节 日伪统治下的东北农村剥削关系551

一 农村的阶级构成及其变动551

(一)税捐急增557

二 农村的税捐负担557

(二)各阶级税捐负担的比较560

三 地租、高利贷剥削565

(一)地租形态的变化565

(二)地租量和地租率568

(三)高利贷制的新发展571

四 农民生活的贫困577

(一)农家负债情况577

(二)雇农工资锐减580

(三)饥民遍地580

第三节 日寇加紧对华北农民的榨取582

一 所谓“华北经济的开发”582

二 植棉事业的控制585

(一)侵夺农田591

三 农田和劳动力的掠夺591

(二)收刮劳动力592

四 日伪的财政和军事征发595

第五章 农业危机的加深598

第一节 危机的增长及其特点598

一 危机的发展过程598

二 生产不足的危机与生产过剩的危机的结合608

三 灾荒频繁与农产收成的低落610

四 反映销售困难的农产品价格的下降615

(一)稻米617

一 谷物危机617

第二节 各种农作物产销危机617

(二)小麦及其他谷物621

二 出口农产品和工业原料作物的危机622

(一)蚕丝622

(二)茶628

(三)棉花631

(四)烟草634

(五)苎麻637

(六)花生638

(七)大豆638

(八)蓝靛640

(九)其他640

第三节 农村副业的崩溃641

一 概况641

二 各业情况644

(一)畜牧业644

(二)棉织业645

(三)丝织业654

(四)麻织业656

(五)草织业658

(六)造纸业660

(七)制糖业661

(八)其他副业662

第四节 农村资金外溢与金融的窘迫665

一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扩大665

二 农村资金流入都市675

(一)各地农村贸易入超情况675

(二)现金集中都市677

三 农村金融的枯竭679

第一节 农村阶级构成的动向682

一 各地农村阶级分化的趋势682

第六章 农村的阶级分化682

二 地主阶级构成的变动689

(一)中小地主689

(二)大地主693

(三)地主阶级中的新兴势力700

第二节 农民土地之进一步被剥夺706

一 地价下降706

二 地权加速集中717

三 灾荒成为土地集中的杠杆724

四 农民无地化的趋势728

五 抗日战争前农村土地的阶级分配估计746

(一)马札亚尔的估计746

(二)陶直夫的估计747

(三)各地情况示例747

第三节 农民贫困的增长749

一 农家负债状况749

(一)农家收支不敷概况749

(二)各类村户负债情况比较761

(三)负债户与负债额的增长766

(1)雇佣劳动的数量769

(一)落后的雇佣关系769

二 农业雇佣劳动者的境遇769

(2)短工市场770

(3)未脱离土地的农工773

(4)变相的奴隶和农奴775

(二)工资水平及其下降趋势781

(1)工资收入的低微781

(2)工资的不断下降784

三 农民生活状况的恶化788

第七章 农业经营的退化810

第一节 地主富农经营及新式农垦企业的没落810

一 地主农场经营状况810

二 富农经营的萎缩815

(一)富农经营的比重及其特点815

(1)概述815

(2)各地富农经营情况示例819

(二)富农经营的衰退828

(1)概况828

(2)各地实例832

三 新式农垦企业的没落839

(一)新式垦殖企业的封建性839

(1)垄断土地839

(2)封建的租佃关系843

(3)落后的农场经营方式849

(1)历年农林公司注册家数及资本额统计850

(二)新式垦殖企业经营的失败850

(2)苏北盐垦公司的失败851

(3)其他地区新式农场经营状况示例854

第二节 农民的耕畜、农具和肥料的饥荒857

一 农民缺乏耕畜和农具的情况857

(一)农具和耕畜的不足857

(二)各类经营的农具和耕畜的分配863

(三)农民丧失耕畜和农具的现象869

(四)耕畜租赁制的盛行871

三 人力代替畜力的趋势876

四 肥料贫乏与地力的枯竭877

(一)离村人数的急增880

(1)离村户口的增长趋势880

一 农民离村现象的日益严重880

第三节 农民离村与土地荒废880

(2)各地农民离村率886

(二)离村农民的去向893

(1)离村人口的职业893

(2)流徙于农村之间898

(3)流为城市的苦力和游民899

(4)流为兵匪901

二 耕地大量荒芜907

(一)各地耕地荒芜现象907

(二)垦殖事业的停滞912

(1)有关垦荒的空头政令912

(2)所谓“开发西北”915

(3)四川、广西垦殖情况919

第四节 本时期的农业生产水平921

一 耕地面积921

二 重要农作物产量922

三 国民党政府的所谓农业技术改良927

(一)“徒具名义”的农事试验场927

(二)棉产改良的失败929

(三)无成效的蚕丝改良932

(四)新农具和改良稻种的遭遇935

第一节 封建买办阶级的骗术——农村改良运动937

(一)发展情况937

一 农村改良运动的兴起937

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土地革命运动的展开937

第八章 封建买办阶级的农村改良运动的破产。937

(二)反动的实质943

(三)一位从事农村改良的实际工作者的报道948

二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950

(一)维护封建秩序和帝国主义统治的“理论”950

(1)否认中国社会阶级的存在950

(2)反对革命953

(3)主张重建封建秩序、保持农业社会956

(4)歌颂和维护帝国主义的侵略964

(二)“乡村建设”的措施及其作用966

(1)反动的纲领及其实施966

(2)欺骗农民的乡农学校及其下场971

(3)合作社与农产改良的作用与效果976

(4)“乡村自卫”的实质980

三 晏阳初的定县实验984

(一)“理论”和办法984

(二)反动的真象988

(三)实验的结果996

四 阎锡山的土地村公有方案999

(一)办法大纲999

(二)所谓“防共根本方法”1001

(三)地主利益的保证1002

(四)农村各阶级的态度1008

第二节 各地农民的自发斗争1012

一 农民抗租抗税的斗争1012

二 农民反抗力役和土地征发的斗争1025

三 饥民抢米风潮1028

第三节 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运动1033

一 农民运动的新阶段1033

二 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革命1037

三 红色区域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1051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提高1051

(二)农民生活示例1054

四 蒋介石匪军攻陷红区后,封建土地关系的复辟1055

(一)地主重新剥夺农民的田产1055

(二)地租、高利贷与苛捐杂税剥削的恢复和加剧1061

附录(一)中外年代对照表1063

(二)引用书刊目录1066

1957《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第2辑 1912-1927》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章有义编 1957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第1、2册补编  1919-1927(1991 PDF版)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第1、2册补编 1919-1927
1991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第一辑 1840-1911(1957.12 PDF版)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第一辑 1840-1911
1957.12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第二辑 1912-1927(1957.12 PDF版)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第二辑 1912-1927
1957.12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1912-1927)(1986 PDF版)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一辑 (1912-1927)
1986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编辑  611  中国近代史工业史资料  一、二( PDF版)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编辑 611 中国近代史工业史资料 一、二
台湾:文海出版社
中国近代音乐史参考资料  1927-1937  第3编  第2辑( PDF版)
中国近代音乐史参考资料 1927-1937 第3编 第2辑
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研究所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PDF版)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史资料室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  1895-1914年  下(1957 PDF版)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 1895-1914年 下
1957 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2(1947 PDF版)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2
1947 读书出版社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1辑  1912-1927(1986 PDF版)
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 第1辑 1912-1927
1986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  第1辑(1983 PDF版)
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 第1辑
1983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近代盐务史资料选辑  第2卷(1991 PDF版)
中国近代盐务史资料选辑 第2卷
1991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第3册  1927-1931(1988.03 PDF版)
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第3册 1927-1931
1988.03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第1辑  1895-1914(1962 PDF版)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第1辑 1895-1914
1962 北京市:中华书局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第2辑  1895-1914年(1957 PDF版)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第2辑 1895-1914年
1957 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