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人的大思路 辩证的人本主义》
作者 | 马中著 编者 |
---|---|
出版 |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865 |
出版时间 | 1993(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722402880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24911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上编 总特征21
第一章 以“人”为中心24
第一节 总思路:社会——自然——社会24
第二节 政治原则:“治人”为本,“治物”为末(哲学并非“在物理学之后”)40
第三节 伦理原则:道德为本,智慧为末(哲学并不是“爱智慧”)56
第四节 尊祖原则:前人为本,后人为末(哲学是重视历史联系的“人学”)84
第五节 无神论倾向:敬人为本,敬神为末(世界三大宗教无一产生于中国)108
第二章 辩证思维精神139
第一节 崇尚辩证逻辑139
第二节 联系的观念:重“合”不重“分”151
第三节 运动的观念:以“生生”为核心178
第四节 矛盾的观念:人本主义的“阴阳”论202
第五节 和谐的原理:重“和”轻“争”的矛盾论222
第六节 对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方式的反思245
第三章 非逻辑化的表述特征261
第一节 简约性:既重视文字,又轻视文字261
第二节 模糊性:既研究形式逻辑,又贬抑形式逻辑270
第三节 形象性:不仅仅是为了可读性279
第四节 经学传统:有过,亦有功304
中编 五行思维与八卦思维319
第四章 五行思维:以社会为对象的唯物论322
第一节 五行的起源:概括社会的物质生活322
第二节 对“五”的理解及其升华333
第三节 五行说的广泛影响338
第五章 八卦思维:以人事为核心的辩证法350
第一节 八卦的起源:试图预知命运350
第二节 八卦体系的建构原则:“一分为二”357
第三节 八卦思维的表述特征:取象性371
第四节 八卦思维的结晶:阴阳384
第六章 五行与八卦的自发结合395
第一节 结合的基础395
第二节 结合的概况400
第三节 结合的小成果:阴阳五行学派413
第四节 结合的大成果:阴阳五行律418
第五节 结合的局限性:模式化与神秘化432
下编 儒·道·法443
第七章 儒家:教化的哲学446
第一节 孔子:失败的政治家与成功的思想家446
第二节 孔子的三大观念:礼、仁、中庸463
第三节 孟子:从仁到性善论522
第四节 荀子:从礼到性恶论559
第五节 孔、孟、荀异同579
第八章 道家:反思的哲学615
第一节 道家的起源:寻求解脱615
第二节 杨朱:发现自己620
第三节 老子:人生至道631
第四节 庄子:超越理性663
第九章 儒道互补701
第一节 儒道之异701
第二节 儒道之同710
第三节 儒道互补是中国辩证人本主义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717
第十章 法家:法哲学730
第一节 法家源流及韩非730
第二节 道与儒的奇特融合740
第三节 彻底的性恶论748
第四节 强权论:法、术、势764
第五节 “道”与“理”790
第六节 法家学说的内在矛盾801
结语825
1993《中国哲人的大思路 辩证的人本主义》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马中著 1993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
- 1963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马克思主义实际运用的辩证法
- 1986
-
- 迷彩人伦——艺术与人生的辩证思索
- 1990
-
-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部分
- 1978
-
- 哲学讲座辩证唯物主义第四讲-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 1957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
- 1956 华南人民出版社
-
- 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
- 199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 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
- 1999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
- 人间的思路
- 1999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 1952 新知识出版社
-
- 迷彩人伦 艺术与人生的辩证思索
- 1990 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
-
- 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初探
- 1997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 作为哲学的人道主义
- 1963 北京: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