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通史 修订本 第3册 第3篇 中古史 中 两晋南北朝史》求取 ⇩

两晋南北朝三百年历史要略总述1

第一章西晋27

附:29

西晋疆域图29

西晋疆域简表31

西晋大事年表35

两晋帝系表40

第一节晋初政治的危机40

一、晋武帝的恢复封建41

插图:晋武帝像42

附:武帝初封二十七王简表43

二、晋初政治风气的糜烂45

三、严重的边疆民族危机47

附:晋初五胡杂居边地形势略图52

附注释53

附录:54

①鲁褒钱神论54

②裴頠崇有论54

第二节八王之乱56

八王分封表56

八王封国与军镇形势略图58

一、贾后之乱政——八王之乱的肇始57

二、赵王伦之乱60

二、三王之乱62

四、东海王越当政后东西群王之大混战64

五、东海王越之死66

附注释67

第三节西晋之亡68

一、五胡的起事68

(一)匈奴刘氏据平阳称帝68

(二)氐人李氏据成都称帝70

(三)鲜卑诸部的割据71

附:怀帝初年北方混乱形势图71

二、怀愍之难72

附:永嘉之祸洛阳沦陷后中原形势略图73

第二章东晋与五胡诸国75

附:77

东晋与五胡之乱时大事年表77

五胡十六国表90

东晋与五胡十六国国祚对照表103

五胡十六国分合表104

第一节东晋初政与前后赵105

一、东晋初政105

(一)王与马共天下105

(二)刘琨祖逖之奋闘106

附:东晋大兴初年祖逖奋战中原收复失地时之形势略图107

(三)王敦之乱108

(四)苏峻之乱与庾氏政权及陶侃功业109

二、前后赵112

(一)刘曜的前赵112

(二)石勒的后赵113

附:114

晋明帝太宁年间王敦乱后石勒取得洛阳时东晋与两赵成汉互峙之局面图114

东晋咸康间后赵统一北方全盛之时三国鼎立之局面图115

(三)后赵的全盛及其崩溃116

第二节东晋中叶政局与前燕前秦119

一、前燕与前秦的崛起119

(一)前燕的建国119

(二)前秦的建国121

二、东晋的恢复事业与桓温之当政122

(一)桓温的减蜀122

(二)殷浩的北伐123

(三)桓温的北伐与专政124

附:桓温收复蜀汉后,当东晋兴宁年间晋燕秦凉四国互峙时之形势图127

三、前秦的强盛与淝水之战128

(一)苻坚的建国128

(二)前凉始末130

(三)前秦的全盛131

附淝水战前前秦全盛时南北形势图132

(四)淝水之战133

附淝水之战形势图136

(五)前秦之亡137

附淝水战后东晋收复失地与前秦分裂之形势图139

附注释140

第三节东晋晚叶政局与北方的大分裂140

一、北方的大分裂140

(一)后燕慕容氏的复国140

(二)后秦姚氏的建国142

附后燕后秦对峙时之形势图143

(三)后魏拓跋珪的建国与后燕之亡144

(四)西北方的割据146

(五)后秦姚兴之盛148

附晋隆安年间拓跋魏崛起后燕崩裂时之形势图149

附晋义熙初年后秦全盛时之形势图151

二、东晋晚叶的内乱与刘裕的功业152

(一)司马道子的乱政152

(二)桓玄与孙恩之乱153

(三)刘裕复辟与谯纵据蜀155

(四)刘裕的伐燕、定乱、与平蜀156

三、刘裕北伐与东晋之亡157

(一)刘裕北伐前北方的局面157

附:义熙八九年间东晋刘裕灭南燕与谯蜀后之形势图159

(二)刘裕的北伐160

(三)刘裕的篡晋160

(四)后魏的统一北方161

附:刘裕篡晋时之形势图162

附注释164

第三章南北朝165

附:167

南北朝大事年表167

南朝帝系表190

北朝帝系表191

宋魏对峙与刘宋全盛时疆域形势图191

第一节宋魏的对峙与南北战争193

概说193

一、宋魏河南之战194

二、宋魏中原之战196

附:宋魏南北战争形势略图200

三、宋魏淮域之战201

附注释204

第二节刘宋政局204

一、刘宋初政204

(一)宋武政风204

(二)元嘉之治205

(三)彭城之变206

(四)太子劭之变207

二、宋中叶后的内乱207

(一)南郡王义宣之变207

(二)竟陵王诞之变207

(三)海陵王休茂之变209

(四)孝武帝父子之乱政210

(五)晋安王子勋之变211

(六)桂阳王休范之变212

(七)建平王景素之变213

三、萧道成之篡宋214

(一)刘昱之被弑214

(二)沈攸之之变214

(三)刘宋的结局215

第三节北魏的强大216

一、北魏初政216

(一)北魏的建国216

(二)北魏的强大217

(三)冯太后的执政219

二、孝文改制221

(一)迁都221

附:北魏重建之洛阳城郭与城坊两图222

(二)改制222

(三)改制的结果225

第四节萧齐政局与南北战争226

一、萧齐初政226

(一)齐初南北的和战226

(二)永明之治228

二、萧齐的乱亡229

(一)齐明帝萧鸾的乱政229

(二)南北战争的再起230

(三)齐废帝萧宝卷的乱政232

(四)萧齐的减亡234

附:齐魏对峙时南北疆域形势图235

第五节梁初南北之大战与北魏的衰乱235

一、梁魏之大战235

(一)南北战争的再起235

(二)南北战争的扩大236

(三)锺离之战与浮山堰238

二、北魏的衰乱240

(一)北魏政治的没落240

(甲)宣武中衰240

(乙)胡太后的乱政241

(二)北魏的内乱与外患242

(甲)六镇之乱242

附:北魏内乱群寇纷起列表243

(乙)梁人的反攻245

(丙)尔朱荣之乱245

(丁)元颢之变246

(戊)尔朱兆之乱247

(己)高欢的崛起248

(三)北魏的分裂249

三、北魏与柔然250

(一)柔然的名称及其民族250

(二)柔然的盛衰与其减亡251

附注释255

第六节梁武帝与侯景之乱256

一、梁武中兴256

(一)天监之治256

插图:梁武帝像257

(二)梁武晚政258

二、侯景之乱259

(一)两魏之战259

(三)侯景之降梁261

(三)侯景之叛乱262

三、梁室之亡264

(一)湘东王之起兵264

(二)侯景之减亡266

(三)江陵成都之沦陷266

(四)陈霸先之篡梁267

附:侯景乱后梁元帝时梁朝之分裂形势图268

附注释269

第七节陈周齐的鼎峙与南北朝的结束270

一、陈周齐三国的鼎峙270

(一)北齐北周的篡魏270

(三)王琳的变乱271

(三)北齐与北周的战争273

(四)北齐之亡275

附:陈周齐三国鼎峙时疆域形势略图277

二、北隋的统一277

(一)南陈晚叶的政局与南北之战277

(二)隋文篡周278

(三)隋文减陈280

第四章东晋南北朝诸国疆域区划及其变迁283

第一节东晋的疆域区划285

附:286

东晋州郡简表286

东晋疆域之变迁与诸州形势略图(彩色)286

第二节五胡十六国的疆域区划290

附:十六国疆域州治简表291

第三节南北朝的疆域区划及其变迁296

一、南朝296

(一)刘宋296

附:296

刘宋诸州建置略表296

刘宋中叶疆域州治略图299

(二)萧齐300

附:300

萧齐诸州建置略表300

萧齐疆域州治略图302

(三)萧梁303

附:304

萧梁诸州建置略表304

萧梁疆域州治略图313

(四)南陈314

附:314

南陈诸州建置略表314

南陈疆域州治略图318

二、北朝319

(一)北魏(与东西魏)319

附:320

北魏与东西魏诸州建置略表320

北魏孝文迁都前三十八州形势略图333

北魏迁都洛阳后后期之疆域与重要州治略图334

(二)北齐335

北齐州治略表335

(三)北周336

附:北周州治略表336

第五章两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341

第一节官制343

一、中央官制343

(一)三公列卿343

(二)将军345

(三)御史台与三台346

(四)三省与五省346

附:三省组织简表347

(五)北周一度建立的周官九命制349

附:北周中央九命官制简表350

二、封国351

(一)两晋351

(二)南朝352

(三)北朝352

三、地方官制353

(一)州郡县三级制353

(二)京畿之制354

(三)都督兼领刺史之制355

(四)乡官355

(甲)晋朝355

(乙)南朝355

(丙)北朝356

附:两晋南北朝地方官制简表356

四、百官品秩俸禄357

(一)两晋357

(二)南朝357

(三)北朝357

附:359

北齐中央官吏秩禄表359

北齐地方官吏秩禄表360

附注释362

第二节兵制363

一、军队的编制363

(一)两晋363

(甲)中央军363

(乙)地方军363

(二)南北朝364

(甲)南朝364

(乙)北朝365

(1)北魏与北齐365

(2)北周的府兵制365

二、军队的徵募367

(一)两晋与南朝367

(甲)军户367

(乙)部曲367

(丙)僮奴368

(丁)招募368

(戊)徵发368

(二)北朝369

(甲)北魏369

(乙)北齐370

(丙)北周370

附注释370

第三节法制371

一、法律371

(一)刑律371

(甲)两晋371

(乙)南朝371

(丙)北朝372

(二)法典373

(甲)两晋与南朝373

(乙)北朝375

二、法官(司法机构)377

第四节教育378

一、中央教育378

(一)两晋378

(二)南朝378

(三)北朝379

二、地方教育380

(一)两晋与南朝380

(二)北朝381

三、私人讲学382

附注释383

第五节选举383

一、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及其作用384

二、九品中正制的内容385

三、两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流弊与南朝配合九品所推行的其他选举制度之概况387

(一)两晋387

(二)南朝388

(三)北朝388

附注释389

附录:晋刘毅论九品之弊390

第六节赋役、税收、与货币392

一、赋役392

(一)田赋392

(甲)西晋的户调式393

(1)户调式的起因393

(2)西晋推行户调式的法令393

(3)户调式的解释394

(乙)东晋与南朝的田赋395

(丙)北朝的田赋396

(1)北魏创立的均田制397

(2)北齐北周的田赋398

(丁)东晋与南北朝的土断399

(二)力役400

二、税收401

三、货币402

(一)金银与绢谷402

(二)钱币403

附:两晋南北朝时钱币简略图表405

附注释411

第六章两晋南北朝的学术与文艺413

第一节 文字学415

第二节 经学416

第三节 玄学419

第四节文学423

一、两晋的文学概况424

二、南朝的文学概况426

(一)诗文426

(二)专著——总集与评论429

三、北朝的文学概况430

(一)诗文430

(二)专著431

四、民歌与小说432

(一)民歌432

(二)小说432

附注释433

附录:诗文摘例434

第五节史学440

一、史著440

插图:晋钞本三国志吴志图片442

二、舆地445

三、综论——两晋南北朝史学发达的原因445

附注释446

第六节科学447

一、天文历法447

二、机械工程448

三、数学449

第七节艺术450

一、书法450

今浙江绍兴(古会稽)之兰亭451

王羲之书兰亭集序(摹拓)451

王羲之书丧乱帖(唐人摹本)452

释智永书真草千字文452

晋时建宁太守爨宝子碑453

刘宋时宁州刺史爨龙颜碑453

北魏郑道昭书郑羲碑454

北魏元勰墓志铭454

北魏元羽墓志铭454

北魏龙门始平公造像铭455

北魏龙门杨大眼造像铭455

二、绘画457

插图:458

三、建筑、雕塑与工艺458

(一)建筑458

(二)雕塑与石窟460

插图:462

北魏青瓷莲花大壶462

南京梁安成王萧秀墓前石兽462

天龙山天井之飞仙浮雕463

敦煌千佛洞之壁画463

(三)工艺464

第八节乐舞465

一、两晋与南朝的乐舞465

二、北朝的乐舞466

第七章两晋南北朝的索教467

第一节佛教469

一、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概况与中西佛教徒之交流469

(一)魏晋之际佛教的传播469

(甲)东吴的支谦与康僧会469

(乙)曹魏时朱士行的西行求法470

(二)两晋与五胡之乱时佛教的传播471

(甲)西晋的竺法护471

(乙)西晋的竺叔兰与支孝龙471

(丙)石赵时的佛图澄472

(丁)弘扬佛法於北方的释道安472

(戊)东晋的支道林与释慧远474

插图:今江西庐山之慧远墓塔475

(己)鸠摩罗什之东来476

(庚)法显之西行477

(三)南北朝时佛教的传播478

(甲)南朝478

(1)宋初佛教的阐扬478

(2)竺道生的说法479

(3)齐竟陵王萧子良之护法479

(4)梁武帝之信佛480

(5)南朝的僧官481

(乙)北朝481

(1)凉州成为西北佛教之通衢481

(2)北魏初期之崇佛与太武帝之毁佛482

(3)北魏佛教的复兴482

(4)北魏佛教之全盛483

插图:近世在新疆库车发现北朝所写之大般若经470

(5)菩提达摩的东来484

插图:河南登封县嵩山少林寺485

(6)北魏的僧官与对僧侣之制律486

(7)北周武帝之禁佛道486

(四)佛教对於当时社会民生与学术思想的影响487

附:两晋南北朝时东西佛教徒交流略表488

二、佛经的翻译491

附:两晋南北朝时译经概况表493

三、佛教的分宗494

附注释495

附录:敦煌千佛洞之营造与发现始末述略(附小插图三帧)495

第二节道教501

一、两晋与南朝的道教501

二、北朝的道教503

第八章两晋南北朝的社会民生505

第一节国计民生507

一、国家的经济概况507

(一)经济的盛衰507

(甲)两晋507

(乙)南朝509

(丙)北朝510

(二)户口的消长511

(甲)全国的户口概况512

(乙)南北户口概况513

(丙)中原户口的零落513

(三)户籍515

(甲)编户与非编户515

(乙)民户、吏户与军户516

(丙)无籍户口516

(丁)僧尼516

(戊)奴婢516

二、人民生计516

(一)一般平民在短暂安定时的生计516

(二)一般平民在长期战乱时的苦难517

(甲)战乱、屠杀与饥馑518

(乙)流离、俘刼与掠迁524

(丙)征敛、奴役与刑戮525

三、权贵、商人与奴婢531

(一)权贵的豪侈532

(二)官商的结合535

(三)奴婢的众多537

附注释538

第二节阶级与门第541

一、士庶的阶级541

(一)士族的形成541

(二)阶级的观念543

二、门第与谱牒545

第三节生活风气与习尚546

一、一般社会风气546

(一)大家族的演变546

(二)清谈与语言547

(三)婚丧之礼549

(四)祀典与迷信551

(五)南北士风552

二、一般生活习惯553

(一)衣食住行554

(甲)冠履服饰554

(乙)饮食555

(丙)居室556

(丁)交通与交通工具558

(二)娱乐与节令559

(甲)百戏559

(乙)博弈559

(1)摴蒱559

(2)握槊560

(3)弈棊560

(丙)节令风俗561

附注释562

第九章两晋南北朝的对外交通与西北东南诸国563

附:南北朝时亚洲诸国形势与法显宋云行程略图565

第一节对於西域的交通与西域诸国565

一、西域诸国与中国的关系565

二、柔然突厥与西域的关系567

三、通往西域的路线与法显宋云的行程569

(一)通往西域的路线569

(二)法显出发西行时之陆上行程569

(三)宋云惠生的西行行程570

四、西域诸国概况572

第二节对於海外交通与海外诸国576

一、魏晋以来东南海上的航业577

二、海外诸国概况578

(一)南海诸国578

(二)东海诸国582

附注释584

本编主要参考书总目(细目参见本文与注释不备录)587

1988《中华通史 修订本 第3册 第3篇 中古史 中 两晋南北朝史》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陈致平著 1988 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两晋南北朝史(1983 PDF版)
两晋南北朝史
1983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两晋南北朝史  下(1983.08 PDF版)
两晋南北朝史 下
1983.08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法制通史  第3卷  魏晋南北朝( PDF版)
中国法制通史 第3卷 魏晋南北朝
北京:法律出版社
中国古代史  第3分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史( PDF版)
中国古代史 第3分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史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两晋南北朝史  下(1983 PDF版)
两晋南北朝史 下
1983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华通史  第3册(1934 PDF版)
中华通史 第3册
1934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小通史  两晋南北朝(1994 PDF版)
中国小通史 两晋南北朝
1994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绘画本中国通史  修订本  第3卷  魏晋南北朝(1996 PDF版)
绘画本中国通史 修订本 第3卷 魏晋南北朝
1996 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两晋南北朝史(1983 PDF版)
两晋南北朝史
1983 开明书店
中国思想通史  第3卷  魏晋南北朝思想(1957 PDF版)
中国思想通史 第3卷 魏晋南北朝思想
1957 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国军事通史  第8卷  两晋南北朝军事史(1998 PDF版)
中国军事通史 第8卷 两晋南北朝军事史
1998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两晋南北朝史  上(1983 PDF版)
两晋南北朝史 上
1983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华通史  第3卷  两晋南北朝史(1996 PDF版)
中华通史 第3卷 两晋南北朝史
1996 广州:花城出版社
两晋南北朝史  中(1977 PDF版)
两晋南北朝史 中
1977 台湾开明书店
中华史通  第3册(1977 PDF版)
中华史通 第3册
1977 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