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求取 ⇩

导言1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形成1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7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门新学科,学习它的意义和方法10

第一章科学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14

第一节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4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1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1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和特征22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2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7

二、现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特殊重要性和迫切性29

三、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32

第三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5

一、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35

二、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39

第二章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49

第一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49

一、正确选择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49

二、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51

三、实现现阶段战略目标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53

第二节经济发展战略方针的转变55

一、经济发展战略方针转变的必要性55

二、经济发展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59

第三节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途径63

一、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63

二、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66

三、合理调整产业结构68

四、进一步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71

第三章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76

第一节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76

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76

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81

三、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方针和基本原则83

第二节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改革外贸体制85

一、发展对外贸易,改革外贸体制85

二、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88

三、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89

第三节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开放格局92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92

二、经济特区92

三、沿海开放地区95

第四章探索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的经济体制98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98

一、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98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和规律104

第二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08

一、经济体制及其选择原则108

二、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109

三、改革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113

第三节建立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体制116

一、计划和市场的内在统一116

二、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中探索前进117

三、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122

第五章建立有效的经济运行机制125

第一节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125

一、经济机制125

二、社会主义经济机制的特征126

三、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129

第二节建立责权利紧密结合的企业经营机制131

一、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是深化改革的要求131

二、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133

三、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135

第三节建立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37

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内容137

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138

三、自觉利用市场机制,改革价格体系140

第四节逐步健全宏观经济调节体系142

一、建立宏观经济调节体系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142

二、逐步建立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调节体系144

第六章改革所有制结构147

第一节以公有制为主体,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147

一、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客观必然性147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48

第二节公有制经济151

一、全民所有制经济151

二、集体所有制经济153

三、公有制经济的其它形式160

第三节其它所有制经济162

一、个体经济162

二、私营经济166

三、中外合资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169

第七章完善分配方式,科学指导消费171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171

一、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171

二、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改革工资制度175

三、实行多种分配方式179

四、正确处理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的几种关系182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消费186

一、个人消费的内容及其特点186

二、消费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作用188

三、科学引导和调节消费190

第八章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6

第一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196

一、民主的含义以及民主政治的历史发展196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新型的民主政治199

三、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长期过程205

第二节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206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206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14

第三节改革政治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18

一、改革现行政治体制的必要性218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223

三、政治体制改革需要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228

第四节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32

一、法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232

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法律化237

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长期性和迫切性242

第九章发展统一战线,增强民族团结244

第一节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244

一、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244

二、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和性质248

三、人民政协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252

第二节按“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的统一255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255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据和重大意义259

第三节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62

一、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262

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266

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68

四、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270

第十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73

第一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273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273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276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和根本任务279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282

一、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282

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286

三、纪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保证288

第三节社会主义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89

一、教育科学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89

二、改革教育和科技体制293

第四节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96

一、马克思主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指导作用296

二、正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298

三、正确坚持精神文明领域的对外开放299

四、批判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301

第十一章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303

第一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303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303

二、共产党要在不断总结经验、纠正失误中实现正确领导308

三、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310

第二节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313

一、在改革开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特殊重要性313

二、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从严治党316

结束语323

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323

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贡献327

三、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祖国振兴而奋斗331

后记334

1989《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许春章,张伟光,张福安主编 1989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教程(1996 PDF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教程
1996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新编(1993年8月第1版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新编
1993年8月第1版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1998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
1998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简明教程(1987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简明教程
1987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简明教程(1988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简明教程
1988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1988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
1988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1991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
1991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1989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1989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教程(1987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教程
1987 北京: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1987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
1987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老年运动系统常见病防治手册(1992 PDF版)
老年运动系统常见病防治手册
1992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学教程(1988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学教程
1988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1988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
1988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1986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程
1986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1988 PDF版)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教材
1988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