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 三个伟大的设想》
作者 | (苏)凯德洛夫(Кедров,В.М.)著;贾泽林等译 编者 |
---|---|
出版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参考页数 | 435 |
出版时间 | 1986(求助前请核对) 目录预览 |
ISBN号 | 2190·130 — 求助条款 |
PDF编号 | 810190988(仅供预览,未存储实际文件) |
求助格式 | 扫描PDF(若分多册发行,每次仅能受理1册) |

作者的话1
引言1
第一编 马克思 考虑成熟但通过他种形式来实现自己的设想--撰写把黑格尔辩证方法从被黑格尔神秘化了的形式中解放出来的著作1
第一章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什么东西进行了改造?(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东西及其被神秘化)3
1.黑格尔的《逻辑学》。其叙述的出发点。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4
2.科学认识的运动和科学方法。黑格尔提出的辩证法基本规律和辩证法范畴7
3.科学认识的结果同其开端的一致11
4.马克思对黑格尔方法的批判17
第二章 马克思对自己设想的论述(设想是怎样产生的,设想是什么,为什么这一设想未能实现)23
1.马克思设想产生的前夕(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方法”的理解)24
2.设想的诞生(改造黑格尔方法和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之间的联系)34
3.马克思的设想在经济学著作中的体现(《政治经济学批判》与《资本论》第一卷)40
第三章 马克思的战友和后继者论他的方法(马克思的辩证方法与黑格尔方法的对比)52
1.恩格斯论马克思的辩证方法与黑格尔方法的对立53
2.肖莱马把马克思的辩证方法运用于有机化学56
3.列宁论马克思的辩证方法(论马克思的辩证方法与黑格尔辩证方法的相互关系)64
第二编 恩格斯 把辩证方法应用于自然科学著作的设想--在主要点上已经实现71
第四章 设想的产生73
1.恩格斯对黑格尔《自然哲学》中什么东西感兴趣(从十九世纪初自然科学的观点看黑格尔的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73
2.恩格斯在设想产生前做过哪些事?83
3.设想的产生。它的核心。它的局限性91
第五章 设想的实现101
1.全面研究设想的开始和设想的深化 第Ⅰ阶段(1873-1876年)102
2.设想的进一步深化 第Ⅱ阶段(1876-1878年)116
3.设想的准确化和设想叙述过程的展开 第Ⅲ阶段(1878-1883年)124
4.设想的改变和扩展 第Ⅳ阶段(1884-1886年)141
第六章 对设想实现全过程的总观点(各种说法)149
1.完整计划或总计划何时、为什么和怎样出现的(第一种说法)149
2.总计划或完整计划何时、为什么和怎样出现的(第二种说法)165
3.设想通过怎样的途径实现?(两种说法的对比)170
4.作为设想实现阶段的手稿日期的确定177
第七章 对恩格斯设想的不同表述190
1.第一种表述:把辩证法理解和描述为科学方法190
2.第二种表述:把辩证法理解和描述为例子的总和200
3.关于恩格斯设想的主要部分或核心部分的名称204
4.实现恩格斯设想的总计划可能是怎样的207
第三编 列宁 关于辩证方法著作的设想--考虑成熟的、准备好的、以及通过他种形式体现在生活中的内容221
第八章 列宁的设想是怎样成熟的(1894-1913年)223
1.为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为在俄国创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斗争(1893年-1904年列宁著作中的辩证法问题)224
2.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的辩证法问题(列宁1905-1907年的著作)243
3.反对马赫主义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斗争(《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1908-1909年)255
4.反动的年代和工人运动开始高涨的年代(列宁1908-1913年的著作)281
第九章 设想的产生(1913-1914年)294
1.列宁对马克思设想的认识(研读《马克思恩格斯通信》,1913年9月-1914年初)294
2.辩证法简明系统的叙述(《卡尔·马克思》一文的写作,1914年春-11月)308
第十章 开始实现设想(论《哲学笔记》中列宁的四个计划,1914-1915年)314
1.研究黑格尔《逻辑学》。第一个计划的出现(1914年9-12月)315
2.研究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第二个计划的出现(1914年12月-1915年)331
3.研究拉萨尔《赫拉克利特》 第三个计划的出现(1915年)342
4.研究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第四个计划的出现(1915年末)345
第十一章 列宁的设想体现于生活的特殊性质353
1.列宁的设想主要以什么形式实现的(列宁的设想还有什么是未实现的?)354
2.战争与革命的辩证法问题360
3.坚持分析的具体性和要以事实为依据(反对公式化和教条主义)373
4.辩证法反对折衷主义和诡辩(反对把辩证法归结为实例的总和,反对片面地和随意地摘取个别现象和事实)383
5.列宁的四个计划结合在一起的可能性398
第十二章 从分析三个伟大设想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代结束语)414
1.对三个伟大设想的对比分析(它们命运的同异)415
2.这项研究工作可能具有的实际意义419
参考书目429
附 辩证法是我的研究课题[B.M.凯德洛夫]431
译后记435
1986《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 三个伟大的设想》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苏)凯德洛夫(Кедров,В.М.)著;贾泽林等译 1986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
- 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 三个伟大的构想
- 1988 求实出版社
-
- 中共党史参考资料 一 民主革命时期 上
- 1976.09
-
- 辩证法的逻辑
- 1950.4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治病的辩证法
- 1974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 辩证法的黄昏
- 1988
-
- 正负法论 辩证法的法律学方法论
- 高承元律师事务所
-
- 西方哲学史上的诡辩论和辩证法
- 1989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
- 唯物辩证的工作方法
- 1958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 辩证法的发挥
- 1992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 舌战大法 论辩的智谋与方法
- 1990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 否定的辩证法
- 1993 重庆:重庆出版社
-
- 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论
- 1981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辩证法的观点和思想方法 预见的逻辑学
- 1963 北京:商务印书馆
-
- 《论十大关系》中的辩证法
- 1978 北京:人民出版社
-
- 辩证法的语言和语言的辩证法
- 1990 北京:商务印书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 PDF文字可复制化或转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