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射通信》求取 ⇩

引言1

第一章 什么是散射通信1

第一节 从长波无线通信到散射通信1

目录1

第二节 散射通信系统特点6

第二章 散射传播现象12

第一节 散射传播现象的发现12

第二节 无线电波在大气中的各种传播模式14

(一)电离层的结构16

第三节 电离层散射传播16

(二)电离层对无线电波的反射作用17

(三)电离层对无线电波的散射作用17

第四节 流星余迹散射传播20

(一)什么是流星余迹20

(二)流星余迹对无线电波的散射作用21

(三)流星余迹散射通信特点22

第五节 无线电波在对流层中的传播23

(一)对流层的结构24

(二)无线电波在对流层中传播时的折射现象25

(三)无线电波在对流层中传播时的散射传播现象29

(四)对流层是如何使无线电波产生散射的32

第三章 散射信号与信道38

第一节 一般信号的特性40

(一)时域频域与空域40

(二)波形及其频谱41

(三)波形宽度与频谱形状的关系44

第二节 一般传输网络的传输函数与45

脉冲响应函数45

第三节 信号波形及其频谱的样值表示47

(一)用样值代表信号波形48

(二)用样值代表信号频谱51

第四节 散射信号的时间选择性衰落与53

信道的频率扩散53

(一)什么是时间选择性衰落53

(二)产生时间选择性衰落的原因—信道的频率扩散54

(三)量度信道频率扩散的频移功率谱p(f)57

(四)信道的频率扩散量?与相关时间?59

(一)什么是频率选择性衰落62

第五节 散射信号的频率选择性衰落与62

信道的时间扩散62

(二)产生频率选择性衰落的原因—信道的时间扩散63

(三)量度信道时间扩散的时延功率谱P(ξ)66

(四)信道的时间扩散量?与相关带宽?70

第六节 散射信号的空间选择性衰落与72

信道的角扩散72

(一)什么是空间选择性衰落72

(二)产生空间选择性衰落的原因—信道的角扩散73

第七节 散射信号的幅度概率分布74

(三)信道的相关距离?74

(一)概率与概率分布75

(二)随机变量的均值、中值与方差78

(三)散射信号的幅度概率分布80

(四)用实验方法确定散射信号的幅度概率分布88

第八节 散射信道的模型89

(一)实际信道带宽都是有限的90

(二)用样值表示信道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横截滤波器91

(三)散射信道的横截滤波器模型96

第四章 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与接收信噪比101

第一节 对流层散射信道的传输损耗103

(一)什么是传输损耗103

(二)基本传输损耗Lb105

(三)天线低架损耗LT107

(四)天线偏向损耗La108

(五)天线介质耦合损耗LC109

(六)大气吸收损耗LA111

(一)接收机门限信噪比与门限传输损耗Lg112

第二节 电波传播的可靠度112

(二)传输损耗的概率分布与传播可靠度?113

第三节 接收机噪声与接收信噪比117

(一)信号失真噪声117

(二)外部噪声118

(三)内部噪声120

(四)接收信噪比124

附录:接收信噪比与传输可靠度计算举例127

第五章 显分集技术130

第一节 空间选择性衰落对通信的影响131

第二节 时间选择性衰落对通信的影响132

(一)对模拟通信的影响134

(二)对数字通信的影响135

(三)时间选择性衰落的其它影响143

第三节 频率选择性衰落对通信的影响144

(一)对模拟通信的影响144

(二)对数字通信的影响149

第四节 显分集接收技术152

(一)显分集技术的提出152

(二)目前有哪些分集技术154

(四)对各分集支路信号的基本要求156

(三)分集技术为什么能够对抗衰落156

(五)分集合并的方式157

第五节 分集对通信系统性能的改善160

(一)分集提高了平均信噪比161

(二)分集大幅度地减小了信号电平的起伏范围165

(三)分集展宽了信道的可用带宽170

(四)分集对模拟通信质量的改善170

(五)分集对数字通信质量的改善171

(一)频率分集系统176

第六节 显分集系统176

(二)空间分集系统179

(三)分集合并设备184

第六章 隐分集技术191

第一节 波形的相关系数与相关函数193

(一)相关性193

(二)相关系数193

(三)相关函数199

(一)数字通信中接收机的任务202

第二节 相关检测器202

(二)接收机应根据什么准则作判决?204

(三)相关检测器206

(四)采用什么性质的符号波形最好?207

第三节 随机序列与伪随机序列211

(一)随机序列211

(二)二元随机序列的性质212

(三)伪随机序列及其种类213

(四)伪随机序列的性质及其产生214

(一)多元数字传输的引入217

第四节 时频调制技术217

(二)时频调制技术218

(三)时频编码信号的形成原则220

(四)时频调制接收机的结构223

(五)时频调制技术的优点及其存在的问题226

第五节 时频相调制技术230

(一)时频相调制技术231

(二)时频相接收机234

(三)时频相调制技术的特点239

第六节 分离多径技术240

(一)分离多径技术的提出241

(二)如何分离多径241

(三)通信时应该选用什么性质的信号245

(四)实际系统之一——M元正交传输系统248

(五)实际系统之二——二元正反传输系统258

(六)分离多径技术的抗衰落与抗干扰性能262

(七)对分离多径技术的评述267

第七节 其它隐分集技术268

(一)自适应选频技术268

(三)动态复用技术269

(二)自动请求重发技术269

第七章 散射通信的发展趋势271

第一节 散射信道可以被逐步改造成为恒参信道272

第二节 恒参信道的信道容量279

(一)信道容量279

(二)实际传信率与信道容量的差距283

(三)有没有办法逼近信道容量283

第三节 信道改善技术285

(一)信道均衡技术286

(二)最佳滤波均衡准则287

(三)最佳滤波均衡方式290

(四)对信道传输函数的估计及滤波均衡器的收敛293

(五)信道均衡的潜力294

第四节 信号检测技术294

(一)固定符号长度检测294

(二)序贯检测295

(三)逐符号检测297

(四)序列检测297

第五节 自适应技术299

1982《散射通信》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道本编著 1982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固体中的光散射(1986 PDF版)
固体中的光散射
1986 北京:科学出版社
通信( PDF版)
通信
最佳离散信号( PDF版)
最佳离散信号
通信(1986年09月第1版 PDF版)
通信
1986年09月第1版
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 PDF版)
同步通信卫星的发射
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 PDF版)
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
武汉电工理论学会
通信(1989.08 PDF版)
通信
1989.08 日本経済新聞社
无线电通信设备  发射部分  下(1976 PDF版)
无线电通信设备 发射部分 下
1976
无线电通信设备  发射部分  上(1976 PDF版)
无线电通信设备 发射部分 上
1976
书信散文精华  散文卷( PDF版)
书信散文精华 散文卷
北京:京华出版社
国外电子技术  数字对六层散射通信国外(1974 PDF版)
国外电子技术 数字对六层散射通信国外
1974
波的辐射与散射( PDF版)
波的辐射与散射
最佳离散信号(1984 PDF版)
最佳离散信号
1984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漫画小学成语词典(1999 PDF版)
漫画小学成语词典
1999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电磁散射和热辐射的遥感理论(1993 PDF版)
电磁散射和热辐射的遥感理论
1993 北京: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