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入门》求取 ⇩

第一章语言的再发现1

从语言到符号1

什么是符号,什么是记号?1

“创造语言”2

命名行为3

话语的牢狱4

“使用符号的动物”6

有关语言的新认识6

语言只是单纯的手段吗?7

作为文化的象征的语言——新的语言观(1)8

理解方式的逻辑9

理解方式的方向性10

对美学功能的关注——新的语言观(2)11

“Kapparappa kapparatta”(河童偷了喇叭)12

hama+kuri=hamaguri(海滨+栗子=文蛤)13

作为文化模式的语言——新的语言观(3)14

时间会说话,空间能发言15

行为方式背后的“习惯”16

绘画、电影与故事17

幻想、神话与梦18

婚姻、城市与建筑19

意义作用——表现——传达20

意义作用的两极21

“语言是精神,精神是语言”22

第二章传达的通讯和解译的通讯24

关于传达的考察24

通讯24

传达的结构25

“理想的”传达26

“代码”的作用27

“机械的”传达和“人的”传达28

“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29

“代码”和“语境”31

“解译”与“解释”32

以“发讯者”为中心和以“收讯者”为中心32

无意义诗33

“占卜”35

通讯的另一种形式35

“符号现象”与“推理”36

“推理”与“代码”37

“谚语”38

“迷信”39

侦探以及医生的推理39

“假设性推理”40

“假设性推理”与人的通讯41

“意义”的意义42

第三章创造的意义与被创造的意义44

关于意义作用44

一、符号与意义作用44

“传达”与“意义作用”44

“符号”与“符号功能”45

“符号形式”与“符号内容”45

“符号形式”与“符号内容”的非对称性46

符号中的“相同”与“不同”49

“分解”与“差异”的作用51

“分解”与“动机”52

“emic”与“etic”53

“不变项”与“可变项”54

“符号形式”56

“二重分解”57

“符号内容”——是“意义”还是“指示物”?60

“连续性”的保证和“一般化”的可能性63

处理新经验的框架66

“意义”与“指示物”的力学67

“规约性”与“非规约性”69

“类象”、“标志”、“象征”71

二、分解与意义作用75

“分解”与“代码”75

代码与意义作用75

“示差性特征”77

“对立”与“中和”79

“有征”与“无征”80

“指示义”与“内涵义”83

三、符号与句法85

代码中的“语义学”规定和“句法学”规定85

句法对“外界”的信赖程度86

以语言为例88

作为讯息处理手段的句法89

“基础规则”和“变形规则”90

分解和句法规则91

句法规则与创造性92

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和句法92

句法的样式——“线性”93

依靠空间配置的句法94

为什么会有线性?98

句法特征与意义特征的关系98

“范列式”和“句法式”100

句法等级的意义基础102

意义性选择限制103

作为句法性范畴的“词类”和意义特征“105

创造的可能性106

“惯用语”现象107

四、“文本”与“说话主体”111

“句法单位”和“文本”111

在“语言”中112

规定“文本句法”的代码112

微观整合性113

宏观整合性117

文本与“说话主体”的人120

动物的环境世界121

代码的约束力122

依靠“立体”的文本的补充完善124

“框架”与“格式”125

文本的所在128

“文本”与“语境”的中和129

“主体”的意志与意图130

作为代码的文本的“体裁”131

第四章符号学的扩展134

解释文化134

一、从符号的“美的功能”向艺术符号学、诗学扩展134

“结构”与“功能”134

“实用的功能”与“美的功能”135

如何传达?136

“美的功能”与创造性137

脱离“代码”137

“代码”与“讯息”的紧张关系139

“异化”与“必然性”142

“美的讯息”与“规约性”143

意义作用的丰富性145

“美的讯息”中的反复146

句法层次中的非等价性与惯用语化147

作为形成意义的场所的“美的讯息”149

二、向文化符号学发展150

为何论述语言?150

语言活动与文化活动151

作为“符号”的文化对象152

从莫尔斯电码到姿势152

礼仪和衣服154

“工具”是不是符号?155

作为“符号内容”的“文化价值”157

“说话的符号”与“不说话的符号”159

语言与文化的相同性161

“民间传说”161

“迷信”与“游戏”162

日语与日本文化164

“对立”与意义作用164

从“无征”到“有征”165

“双重意义性”166

作为“对立空间”的世界模式167

“中心”与“边缘”168

作为文化结构的”狂欢“170

作为批判性学科的符号学172

1985《符号学入门》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日)池上嘉彦著;张晓云译 1985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符号学原理(1999 PDF版)
符号学原理
1999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长号入门(外文)(1971 PDF版)
长号入门(外文)
1971
从哲学看符号(1989 PDF版)
从哲学看符号
1989
符号逻辑(1988.06 PDF版)
符号逻辑
1988.06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数字电路新符号  读图入门(1999 PDF版)
数字电路新符号 读图入门
1999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标点符号学习(1962 PDF版)
标点符号学习
1962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文学符号学(1990 PDF版)
文学符号学
1990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符号学美学(1987 PDF版)
符号学美学
1987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符号·心理·文学(1986 PDF版)
符号·心理·文学
1986 广州:花城出版社
文化符号学(1992 PDF版)
文化符号学
1992 台湾学生书局
符号辨析式日语快速入门(1995 PDF版)
符号辨析式日语快速入门
1995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符号学概论(1988 PDF版)
符号学概论
1988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符号学理论(1990 PDF版)
符号学理论
199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从哲学看符号(1989 PDF版)
从哲学看符号
1989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话语符号学(1997 PDF版)
话语符号学
1997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