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求取 ⇩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11

第一节 商品11

一、商品的二因素11

二、商品劳动的二重性13

三、商品的价值量14

四、私有制商品生产中的基本矛盾16

第二节 价值形式的发展17

一、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7

二、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20

三、一般价值形式20

四、货币形式21

第三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22

一、货币的本质22

二、货币的职能23

三、货币流通规律26

第四节 价值规律27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7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8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29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31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31

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31

二、劳动力成为商品33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34

一、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34

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35

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36

一、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36

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37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38

四、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40

五、剩余价值规律40

第四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41

一、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41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42

三、工资量及其变动趋势43

第三章资本积累45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45

一、生产和再生产45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46

三、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47

一、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48

第二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48

二、资本的积聚和集中49

三、相对过剩人口50

四、财富与贫困的两极积累52

第三节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56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56

二、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57

第四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58

第一节 资本的循环58

一、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58

二、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60

第二节 资本的周转62

一、周转时间与周转次数62

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63

三、预付资本的总周转65

四、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66

第五章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68

第一节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68

一、个别资本和社会资本68

二、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要解决的核心问题69

三、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70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70

一、简单再生产的图式和交换过程70

二、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72

第三节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73

一、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73

二、扩大再生产的图式和实现条件74

三、生产资料的生产优先增长76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77

第四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77

二、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78

三、经济危机的根源80

第六章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82

第一节 利润和平均利润82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82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85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87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88

一、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88

二、商业利润的来源90

三、商业流通费用92

四、商业资本家对商业雇员的剥削93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93

一、借贷资本的本质和职能93

二、利息和利息率94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95

四、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96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97

一、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97

二、级差地租的形成98

三、绝对地租的形成101

四、土地价格103

第七章垄断资本主义104

第一节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104

一、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104

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及其在当代的表现107

三、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13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15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15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117

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管理120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作用122

第八章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124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步性124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24

二、资本主义生产促进了生产的专业化和社会化126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 能力127

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形成了有利于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 方式128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130

一、垄断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准备了物质条件130

二、垄断资本主义加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131

三、资本主义在全世界的灭亡是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133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35

第九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3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13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3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的原因141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142

第二节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形式143

一、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143

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145

三、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147

第三节 非公有制的经济形式148

一、个体经济148

二、私营经济149

三、国家资本主义经济150

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特点15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中劳动者的地位和相互关系153

第十章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153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地位及平等关系的表现154

三、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经济利益关系15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157

一、生产目的及其客观性157

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159

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手段16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61

一、基本经济规律及其特征161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162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163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65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165

一、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必然性165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特征167

三、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意义16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170

一、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的作用170

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作用的特点171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3

一、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173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17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175

四、努力创造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177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企业179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179

一、企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179

三、社会主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180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作用180

第二节 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81

一、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181

二、坚持政企分开,实行企业自主经营184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国有企业的组织形式185

第三节 加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188

一、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性质和任务188

二、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190

三、企业的经济核算192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市场196

第一节 市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96

一、市场与商品经济196

二、市场的基本功能197

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市场198

一、商品市场199

第二节 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199

二、资金市场201

三、技术市场202

四、劳动力市场203

五、房地产市场204

第三节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205

一、市场机制及其基本内容205

二、现代商品经济的市场制度建设210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分配与消费213

第一节 国民收入及其分配213

一、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213

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214

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215

一、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构成21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217

二、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218

第三节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219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性219

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221

三、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和特点223

四、社会主义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225

五、正确贯彻个人收入分配政策227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个人消费228

一、社会主义个人消费的性质和特点228

二、消费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230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23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233

一、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233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235

三、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和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237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几种形式237

一、对外贸易237

二、对外技术交流241

三、对外资金交流243

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245

第三节 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246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格局246

二、经济特区247

三、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248

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25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必然性251

一、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宏观调控251

二、弥补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有必要进行宏观调控252

三、计划调节 与市场调节 结合的可能性253

四、社会主义国家有条件进行宏观调控255

第二节 国家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256

一、制定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256

二、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257

三、明确并实施国家的产业政策259

第三节 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261

一、国家计划261

二、经济手段262

三、法律手段263

四、行政手段264

结束语266

后记269

199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于是年代较久的资料都绝版了,几乎不可能购买到实物。如果大家为了学习确实需要,可向博主求助其电子版PDF文件(由李继成,杨德邦编著 1996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的版本) 。对合法合规的求助,我会当即受理并将下载地址发送给你。

高度相关资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992 PDF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992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吉林英才馆大观(第二部)(1994 PDF版)
吉林英才馆大观(第二部)
1994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1987年11月第1版 PDF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
1987年11月第1版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998 PDF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998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新政治经济学(1998 PDF版)
马克思主义新政治经济学
1998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996 PDF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996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998 PDF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998 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新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995 PDF版)
新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995 北京:海潮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编(1992 PDF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编
1992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991 PDF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991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999 PDF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999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程(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程
1990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990 PDF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990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要(1985 PDF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要
1985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1998 PDF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1998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