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农业效益太低、农村发展太慢、农民收入太少,导致工农差距、城乡差距和阶层差距日益扩大,正越来越突出地影响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推进。我国的“三农”问题已成为目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始终关系到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村稳、天下稳,农民富、国家富”,这是十分宝贵的经验总结。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从村干部素质教育的角度看,造成“三农”困境的重要原因有:村干部低的教育素质现状导致了农户信息的闭塞、农民素质的低下和农村经济的落后,激化了“三农”矛盾,延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稳定。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当前村干部素质需求及教育对策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思路。这对指导当前农村经济工作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现实和深远的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本文联系“三农”问题研究当前村干部素质需求及教育对策,通过对村干部素质的一般定位、村干部素质现状和成因的分析得出了新形势下我国村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用实证和理论的方法得出提高村干部素质和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双向互动关系,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村干部素质提高的政策建议,主要通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全面考核村干部的工作业绩、增强村干部驾御经济的能力、加大对村干部资源开发的投入等措施。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在新的形势下通过大力提高农村村干部的素质可以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