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全面推进,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组织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生产发展”更是成为其核心内容。作为提高农业生产率重要环节之一-农村水利灌溉设施的改善也日益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此同时,中国今后的农业生产潜力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灌溉设施的完善和灌溉条件的提高。因此,本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在描述我国农村灌溉服务现状的基础上,对投资的效果、质量以及农民的满意情况进行评估。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实证分析,为改善农村水利灌溉设施的投资质量、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满意度提供一些决策参考。本文的核心内容是使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于2005年4月在全国5个省、25个县、50多个乡、101个村、80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从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对农田水利投资进行研究:第一,从村级角度实证分析了1998-2004年灌溉投资的发生与特点,包括投资的基本情况、投资目的、资金来源主体、投资区域分布、投资强度等。宏观统计表明,建国后农田水利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我国的水利投资大多集中在上世纪的80年代之前,之后经历了倒退、缓慢发展、平稳发展几个阶段,目前虽然总体的投资强度有所上扬,但是真正落入农村基层的投资资金并不乐观。研究发现,作为与农民农业生产密切关联的公共投资项目,灌溉排水已经成为继修路和修桥之后的第二大类项目。由于不同省份在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的差别,在灌溉的基础条件、投资数目、投资资金和劳动力方面多少具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代表的江苏省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代表的陕西省更为明显。另外研究还证明了富裕地区农村灌排项目投资更多的靠自己解决,而贫困省份则更多靠上级投资,这表明村级以上政府的公共物品投资策略具有向贫困地区倾斜的特征。本章最后还对产生区域差异的多方面原因进行了简单剖析。第二,使用效益排序倍差分析(Difference-in-Difference)方法对灌溉投资的绩效进行评估,评估指标是灌溉设施投资项目对农民亩均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虽然项目的平均覆盖率和农户受益率都比六年前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和道路、饮用水相比,灌溉的社会效益却排在第三位。描述统计和计量模型都显示灌溉项目对亩均农业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证明投资村级灌溉设施是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收的。但是,我们的调查资料也显示,有灌溉项目的村所占比例仍然是偏小的:灌溉项目村占全部村的比例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因此农村水利灌溉设施的投资的强度仍然不足。第三,从农户角度出发,使用ORM(OrderedRegressionModel)的方法分析了农民对其所在社区灌溉投资满意状况,以及影响他们对灌溉进行评价的因素。通过总体的投资意向分析,满意度的描述统计表明,全国水平上对灌溉的满意度虽然比六年前有所增加,但总体水平是差强人意的。总体的投资意向显示,农民对道路和灌溉的投资满意情况最差,而总体投资意愿最强烈的是道路、饮用水和灌溉。此外农民虽有意向表示愿意对灌溉进行投资,但受到资...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