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粮食产量的变化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下降,引起了国家的重视。为了刺激粮食生产,我国在农业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增加对农民的生产补贴,减轻农民赋税负担。从2004年开始,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启动并实施了粮食生产直接补贴政策、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通过这些改革,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恢复性的增长。认真研究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效率并提出改进措施,不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能够推动政策设计和政策调整的科学化和定量化。 本文主要从粮食产出和供给反应的角度展开研究,通过建立包含政策变量的生产函数和供给反应函数,将难以考察的政策引入经济分析模型,综合研究我国粮食生产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多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探寻粮食增长的源泉,为我国粮食发展和农地利用提出一点思路和政策建议。论文的重点是从政府政策调控和对农户粮食生产的投入入手,实证分析粮食直接补贴对农户粮食生产行为和农地利用决策的影响。 研究表明,无论对于粮食、小麦还是稻谷,在常规投入中,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最主要的因素,它是粮食生产增长最主要的来源。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今后农业政策间接调控的最主要目的应为保护农用地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农地制度和保护措施,确保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就价格而言,不同作物的价格对农地利用的调控作用有着明显差异。除稻谷的价格对其播种面积有着显著的正相关系外,粮食和小麦价格变化和对其播种面积没有显著影响,甚至表现出负相关关系,难以对农产品的生产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而经济作物价格则在农民制定农地利用决策时起了明显的作用。虽然粮食的供给弹性较小,对调整粮食生产的影响有限,但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