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公共品的严重短缺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作为一种集体行动,农民合作供给,在理论界一般被认为难以获得成功。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社会学科发展了多种理论模型,这些理论从个体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假定出发,得出几乎一致的“悲观”预测:由于普遍的搭便车行为,公共品的合作供给难以成功。由于现实中集体合作成功的案例太少,缺乏足够的经验数据,因此这些理论只能被斯密斯(1980)称为理论假说。 随着20世纪60年代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大量公共品博弈和自愿捐助机制的理论和实验框架涌现,很多实验经济学家对集体合作问题做出了系统的实证检验,主要有以下研究结论: 第一,个体不完全遵循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行事,集体行动的结果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使得传统理论预测完全失效; 第二,个体偏好是异质性的,人们不仅具有的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倾向,还有道德、情绪和感觉等非理性的因素; 第三,从博弈角度,这些理论属于一次博弈,没有考虑博弈的次数和顺序对博弈均衡的影响,没有考虑人际交往中心理交互作用的影响,也没有解释集体行动为什么会成功。而现实世界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公共品自愿捐助,以及其他集体合作行动的成功案例,则无法用上述简化的理论模型进行解释。 现实生活中,公共品的合作供给这样的集体行动比较罕见,对集体合作难以成功的解释,我们无法将是传统理论中普遍认为的搭便车因素从其他原因中分离出来。问题是,随着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村委会和地方政府组织下,农民参与集体合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否得到提高?影响农民合作的因素有哪些?能否对农村公共品的合作供给难题提出不同的解释? 在当前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的农村“村村通”公路工程,政府承担路面混凝土费用,但前体是需要村庄自发修建好路。这样,每个村庄的基层组织和村民都会面临一个集体合作问题,为上述理论问题提供了实证研究的现实条件。 本研究在对现有理论和文献综述基础上,放松传统理论的自利假定,建立一个资源禀赋和社会偏好对集体合作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并提出一个理论假说:在农村公共品的合作供给这样的集体行动中,个体表现出利他主义、对等和自利偏好等,即个体偏好是异质性的;集体行动的个体行为和均衡,取决于何种偏好个体组成的环境。 针对不同集体行动环境,本文提出并验证了以下几个研究假说: 其一,在自利者和对等者组成的群体中,自利者采取搭便车行为,对等者采取条件合作行为。自利者的搭便车行为促使对等者采取对等的减低合作的行动,从而集体行动走向不合作的均衡。 其二,在只有利他主义者和对等者组成的群体中,利他主义者的非条件合作承诺,利他主义者和更富有的对等者率先捐助行动,会促使更多对等者合作,从而使集体行动走向不合作均衡。 实证研究以安徽省“村村通”公路工程为例,运用统计抽样调查、现场实验和案例调查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农民集体合作的结果和个体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来说, 第一,通过对安徽省84个村村通公路工程的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