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已有六年时间,该工程已经完成了国家林业局规划面积的一半以上,其投资总额也达到1030亿元。然而,随着工程的不断推进,退耕还林的实施目标已经由当初的生态治理不断扩充并延伸到农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其目标的多元化所带来的实施难度增加、政策的剧烈波动等问题加之其处在工程实施的中期,这些因素决定了对该工程进行中期的评估的必要性,并以此作为下一阶段后续政策调整的依据。在退耕还林承担的众多目标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非农就业收入的地位十分重要。因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状况关系着农民增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等一系列国家关于“三农”问题具体政策的实施方向。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现有的文献还没有系统探讨非农就业和退耕还林关系的相关研究,大多数只是在对该工程所承担目标的简单分析中有所涉及。本文将以退耕还林和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关系为出发点,着重探讨该工程对非农就业人数和收入的影响,并希望以此作为今后退耕还林工程评估的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赋予它多重目标的合理性。同时,本文也是将规范地项目评估法应用于工程评估中的有益尝试,并为以后更细致的评价退耕还林经济效果奠定了良好的方法基础。最后,本文得出的基本判断能为今后完善退耕还林的配套政策有所启发。本文采用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2003年的退耕还林调查数据和2005年的跟踪调查数据,用改进后的“倍差法”(DID)估计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的非农就业影响,主要是测算该工程对外出务工人数和非农就业收入的效应。研究发现尽管对于农民家庭来说,他们有激励增加非农就业的人数,而实际采取行动的只占很小的比例,并且,计量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对每户劳动力的外出务工人数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该工程对非农就业的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这方面的效果与工程增加了已外出务工人员

提示:百度云已更名为百度网盘(百度盘),天翼云盘、微盘下载地址……暂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