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蟾酥抗癌作用靶点信息》

《表1 蟾酥抗癌作用靶点信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蟾酥抗癌分子机制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通过将蟾酥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疾病数据库中获取的癌症疾病靶点进行匹配,见图2;共获得两者共同靶点21个,见表1。使用Cytoscape软件,将匹配得到的靶点导入药物-成分-靶点网络中进行进一步匹配,删除未匹配的蟾酥活性成分靶点,调整网络布局,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关键靶点网络,见图3。网络中共包含41个节点,79条边。在蟾酥18个活性成分中,脱氢蟾毒色胺(Dehydrobufotenine)与6个癌症靶点连接,蟾蜍色胺酮(Tryptanthrin)与4个癌症疾病靶点相连接,蟾毒色胺内盐(Bufotenidine)、蟾毒色胺(Bufotenine)、柳珊瑚酸(Suberogorgin)、菜油甾醇(Campesterol)、γ-谷甾醇(Gamma-Sitosterol)分别与3个癌症疾病靶点相连接,提示这些成分在抗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海州骨碎补苷(Marioside)、蟾蜍色胺(Tryptamine)、树脂大戟醇(Resiniferonol)、蟾蜍血清素(Serotonin)未能与疾病靶点连接,表明这些成分暂无明确的肿瘤作用靶点,在抗肿瘤治疗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