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黄骅坳陷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统计表》

《表1 黄骅坳陷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参数统计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黄骅坳陷中生代构造运动对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的控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括号里面表示平均值

黄骅坳陷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分布范围广,分布面积为8 061 km2,煤层、碳质泥岩和暗色泥岩最大厚度为500 m,其中太原组煤层厚度介于2~16 m,山西组煤层厚度介于4~10 m,厚值区分布在沧东凹陷的南皮次凹、常庄次凹、歧北次凹和埕海断阶,板桥次凹—歧口次凹—沙垒田凸起一线以北缺失上古生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煤层总有机碳含量(TOC)主要介于20%~70%,碳质泥岩TOC介于3%~9%,泥岩TOC一般小于6%;煤层生烃潜量介于60.0~300.0 mg/g,碳质泥岩生烃潜量介于2.0~200.0 mg/g,泥岩生烃潜量一般为2.5~6.0 mg/g;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Ro)介于0.50%~3.73%(表1)。该套煤系烃源岩经历了两次生烃过程,一次生烃发生在中生代,二次生烃为古近纪渐新世至今[9,43-45]。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可为油气成藏提供大量烃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