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处理下大豆叶片生理参数与估算值》

《表2 不同处理下大豆叶片生理参数与估算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烯效唑对淹水胁迫下大豆光合生理及表型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征光能吸收截面反映捕光色素分子吸收光能的能力,捕光色素分子出于激发态的最小平均寿命反映了色素分子处于激发态的时间,数值越小表明处于激发态的时间越短,即退激发回到基态的时间越短,越有利于电子的传递。

三种处理的大豆叶片电子传递速率在达到饱和光强后均发生光抑制现象(图1)。相同光强下,T3处理的叶片电子传递速率均高于T1和T2处理,说明烯效唑作为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提高大豆叶片的电子传递速率。T1和T2处理的大豆叶片电子传递速率对光强的响应曲线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垦丰14淹水后随生育期延长可以缓解淹水胁迫带来的电子传递速率的差异。表1和表2是拟合光合电子流对光响应曲线得到的光合参数。由表2可知,T1和T2处理的大豆在R6期叶绿素含量上没有明显差异,施加烯效唑可提高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使得T3处理的总捕光色素分子数(7.85±0.18)×1016高于T1(6.83±0.17)×1016和T2处理(6.85±0.18)×1016。T3处理的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为(586.42±13.59)mg·m-2,但其本征光能吸收截面却最低,为(2.16±0.12)×10-21m2。捕光色素分子处于激发态的最小平均寿命τmin可表征PSⅡ天线色素分子处于激发态的最低时间,数值越大表明捕光色素分子处于激发态的时间越长,越不容易退激发回到基态。从表2可以看到,T3处理的大豆捕光色素处于激发态的最小平均寿命τmin最小,越有利于叶片吸收光量子。饱和光强PARsat(与电子传递速率相对应)与本征光能吸收截面(σik)以及捕光色素分子处于激发态的平均寿命τ等有关。由表1可知,T1和T2处理的饱和光强(PARsat)没有发生改变。T3处理有最大的光合电子传递速率(167.95±10.35)μmol·m-2·s-1,并显著高于T1和T2处理。3种处理最大电子传递速率的拟合值与实测值非常相近,确定系数r2都大于0.996,说明拟合情况比较好,数值可信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