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自然类与人文类资源正负面评价特征对比》

《表6 自然类与人文类资源正负面评价特征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游客对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情感画像差异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文发现两类旅游资源的情感画像存在着显著的两点差异:第一,两者的语义聚类网络基本结构存在差异。自然的情感表达中心性很强,关注点很集中,体现在节点数少、边数也少,但最终形成的所关注话题的总数(聚类子群)却略比人文多。相比之下,人文的情感表达相对分散,总体的节点数、边数都比自然的要高。第二,两者在关注内容上,表现得较为相似,主要分为核心吸引物(如天门山)、旅游服务(如门票、交通)、旅游体验(如商业化、味道)和次要旅游标识物(如竹筏)这4类。但是在这4类的重要性次序上,差异较大。自然类的游客在表达正面情绪时对核心吸引物高度敏感,然后才对旅游核心服务敏感,而其负面情绪刚好相反。另外,次要旅游标识物均出现在边缘节点,符合常识判断。相比之下,人文类的游客在表达正负面情绪时对主要和次要的旅游标识物均比较敏感,其次就是旅游体验,特别是与环境氛围和文化要素有关的关键词,如商业化、历史、休闲,而旅游服务和旅游体验则出现在较为边缘的节点,如门票、服务、热闹、可惜等。人文类的游客的情绪表达中基本没有出现交通方面的关键词(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