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顶板围岩内的Rpmax与LCmax对比分析(λ=2.0,υ=25°)》

《表1 顶板围岩内的Rpmax与LCmax对比分析(λ=2.0,υ=25°)》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深部高地应力巷道塑性破坏特征及注浆支护》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岩体软弱或破裂程度的差异,将导致围岩强度不同,继而影响围岩内的应力场和塑性破裂区范围。而结合前文分析已知环向应力是控制围岩变形破坏的主控应力。因此,图7,8分别给出了不同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下顶板环向应力变化曲线和塑性破裂区分布图。由图7(a)可知,在保持侧压系数λ和内摩擦角υ恒定下,随着黏聚力C增大,顶板内的环向应力的最大值σθ,max呈增大趋势,但最大环向应力σθ,max所处位置距巷道表面的距离LCmax却呈减小趋势。而且由图7(b)可以发现,在保持侧压系数λ和黏聚力C恒定下,顶板内的最大环向应力值σθ,max和其所处位置距巷道表面的距离Lυmax随内摩擦角υ的变化规律与之相似。再结合图8可知,顶板围岩内的塑性破裂区范围Rp随黏聚力C或内摩擦角υ增大而都呈减小趋势。这就表明,决定巷道围岩内最大塑性破裂区范围Rpmax的是LCmax或Lυmax。而且由表1和表2可发现,其LCmax或Lυmax的数值与Rpmax在大小上基本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