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间及其与铁铝氧化物的相关系数矩阵》

《表2 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间及其与铁铝氧化物的相关系数矩阵》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利用方式对红壤关键带孙家小流域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DOC:溶解性有机碳;MBC:微生物生物量碳;ROC:易氧化有机碳;POC:颗粒有机碳;f-Al2O3:游离态氧化铝;fFe2O3:游离态铁氧化物;a-Al2O3:非晶质铝氧化物;a-Fe2O3:非晶质铁氧化物;c-Al2O3:络合态铝氧化物;c-Fe2O3:络合态铁氧化物。(2)“*”在0.05水平上显著相

本研究中土壤f-Fe2O3与土壤DOC间呈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510,P<0.01),这可能是由于DOC与Fe3+发生共沉淀作用所导致的[35],且有研究表明游离态铁氧化物含量越高,对DOC的吸附量越大,进而导致土壤中DOC的含量下降[36]。相关分析表明,铁氧化物是影响关键带红壤各形态活性有机碳含量的重要因子,随着游离氧化铁含量的降低与非晶质氧化铁及结合态氧化铁含量的增加,不同利用方式红壤有机碳含量随之显著增加(表2)。而且稻田土壤a-Fe2O3和c-Fe2O3含量相对较高,表明相比于旱地、橘园和林地,稻田土壤更有利于团聚体的形成和土壤有机碳的固存。这可能是由于在厌氧条件下,铁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竞争还原Fe3+而抑制甲烷的产生,使有机碳得到了累积[35];且铁氧化物还可以作为键桥将粘粒结合,提高胶结强度,产生稳定而不可分散的团聚体或是呈胶膜状包被在黏土颗粒表面,其由溶胶转化为凝胶时可将土壤胶结在一起,凝胶干燥脱水后形成的团聚体具有相当的水稳定性,而在其中起作用的分别是a-Fe2O3与c-Fe2O3[37]。因此,与游离态铁氧化物相比,非晶质铁氧化物和络合态铁氧化物更有利于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和有机碳的固存[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