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水化学特征统计:大方清虚洞穴景观资源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

《表2 水化学特征统计:大方清虚洞穴景观资源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大方清虚洞穴景观资源特征及形成机制的初步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水对碳酸盐岩具有溶蚀作用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水的溶蚀能力的强弱与水化学性质相关,并通过实验得以证实[21]。外源水较内源水的溶蚀能力强,朱学稳[22]在研究桂林地貌形成时,认为外源水由于硬度和pH值较低,对碳酸盐岩具有更强的侵蚀性,这是桂林峰林形成的重要因素,外源水这一特性也是岩溶同行的普遍共识[21-23]。清虚洞发育于高店背斜东翼单斜构造区,三叠系中下统嘉陵江组(T1-2j)薄层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地层,而下伏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非碳酸岩地层构成。区内径流由夜郎组(T1y)的非碳酸盐岩区域,流向嘉陵江组(T1-2j)的碳酸盐岩区,由表2可以看出夜郎组地层中水的硬度、碱度和pH值均较低,系偏弱酸性水,当进入嘉陵江组石灰岩地层时,会发化学反应,即CaCO3+2H+→Ca2++H2O+CO2↑。因此,研究区内这一径流水化特征为清虚洞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外源水溶蚀作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