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物源变化统计:西藏天摩沟泥石流形成机制与成灾特征》

《表2 物源变化统计:西藏天摩沟泥石流形成机制与成灾特征》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西藏天摩沟泥石流形成机制与成灾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该沟谷在经历了3次泥石流活动后沟内物源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滑坡型物源和沟道堆积型物源的增加,如左岸新发育的两处滑坡物源。通过对比分析两期遥感影像物源解译结果(表2)发现,2006年之前沟内物源相对较少,在之后的4个水文年中发生3次泥石流活动,2010年泥石流后(2016年影像解译),截至2018年泥石流活动,沟内物源明显增加。表2表明:滑坡型物源面积增加0.8×104m2,沟道堆积物源面积增加4.9×104m2,崩塌型物源面积增加0.5×104m2,冰碛物物源面积减少1.8×104m2,变化量分别为18.2%、71.4%、136.1%、-3.4%。2007年和2010年泥石流改变了沟内物源分布情况,产生大量物源,新增的物源大部分都转化为沟道堆积物源或排泄至主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