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音色主观感知与物理现象的关联 (3)》

《表1 音色主观感知与物理现象的关联 (3)》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音色:从定义、测量到认知》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将影响音色感知的因素归因于泛音列始于亥姆霍兹,在其《论音的感觉》一书中,他认为音质(tone quality) (2)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分音的强度和数量不同(Helmholtz,1885) (3)。弗来彻则认为:音色主要依赖于泛音结构,但是如果强度和频率的改变也会导致音色改变(Fletcher,1934) (4)。西肖尔认为,音色主要依赖于谐音的数量、谐音在整个频谱中的位置、每个谐音的相对强度。由此音色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声音的特征,主要依赖于它的谐音结构(Seashore,1938) (1)。斯考腾认为将音色定义为泛音的结构或是频谱的包络是不够的,提出定义音色的5个参数:1.乐音与噪音的属性(由频率成分中谐音与非谐音的比例决定—笔者注)。2.频谱包络(各分音的数量及相对强度—笔者注)。3.开始、持续与衰减的时间包络。4.频谱包络中共振峰的偏移和基音频率的波动程度。5.声音起始阶段的状态(Schouten,1968) (2)。在此基础上,埃里克森为音色设计了一个将主观感知与物理现象相关的列表(Erickson,197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