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京津冀人口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表1 京津冀人口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房地产税改革、地方公共服务与区位选择——基于京津冀人口流动的空间黏性视角》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以金融业和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北京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集聚优势,2016年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58家总部落户北京。从表1可看出,河北省在人才、资金和技术引进方面仍然处于劣势,尚未形成高端产业聚集区,马太效应依然存在,并没有如理论假设那样因公共服务差距的缩小而显著改善。这种现象的出现或许是由于要素流动的区位黏性所致。“劳动力蓄水池”与产业资本的“创新积累”增加了流动要素的“用脚投票”成本,导致企业在短期内难以脱离产业链,也即区位黏性形成企业迁址的阻力。财政分权理论将区域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人口流动有机联系起来(Tiebout,1956)[2],资本的自由流动,导致房地产税负难以转嫁进而房价随之攀升(Oates,1969)[3]。亨利·乔治定理进一步弥补了财政分权模型的缺陷,有效解决了地方公共服务满意度的“显示性偏好”问题(Arnott、Stiglitz,1979)[4],同时也验证了房地产税为城市公共服务融资的可行性(Dimasi,1987)[5]。区域性特点使得房地产税成为最适宜的地方政府自主性主体财源(程瑶,2008)[6],会激励地方政府积极提高公共福利水平(程瑶、高波,2008)[7]。当前我国土地出让制度以及房地产相关税制存在诸多弊端,若想通过房地产税改革实现提高居民效用与增加税收的双重目标必须正确处理房地产税与地方公共财政的关系(杜雪君,2009)[8]。在现有财政体制下,土地出让收入对于地方政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唐明,2013)[9],因而政府与居民共享房地产增值或许是房地产税的改革方向(蒋震、高培勇,2014)[10],加快开征房地产税有利于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人口流动(周艳,2015;侯一麟、马海涛,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