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贵州省主要碳酸盐岩含水层污染途径与污染距离》

《表4 贵州省主要碳酸盐岩含水层污染途径与污染距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贵州主要碳酸盐岩含水层污染现状与特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污染途径是指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含水层的路径,岩溶地区地下水污染途径主要有径流型(直接注入)和入渗型两大类(夏日元等,2017).贵州岩溶水污染途径以径流型为主,约占所有污染点的70%,与岩溶地区土层浅薄、地表地下水力联系紧密的特点相吻合(袁道先等,2007).污染物通过天窗、落水洞、伏流入口等途径进入含水层,并主要通过溶洞管道运移,具有快速补给、快速扩散和运移的特点.此外全省有47.6%的岩溶水污染点污染源与排泄口距离小于1 km(表4),属近源污染;37处污染源与排泄口距离在1~5 km之间,19处污染源与排泄口距离大于5 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