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节点滞回模型试件一览表》

《表1 节点滞回模型试件一览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震损后圆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耐火性能数值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H为上下框架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L为左右框架梁反弯点之间距离;梁柱线刚度比i=EcIcH/EbIbL,EcIc和EbIb为梁和柱弹性抗弯刚度;柱轴压比n=N0/Nu,N0为柱顶施加的轴力,Nu为柱轴压极限承载力。

目前,对于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在先后经历往复荷载和火灾作用下的试验数据比较匮乏,文中通过两种单独工况进行间接模型验证,分别对现有的该类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下及火灾作用下温度场已有试验进行验证,文献[3-4]中分别进行了方形及圆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梁外环板式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采用上述建模方法,对以上节点进行了数值模拟,图3为文献[3-4]中节点试验与模型滞回曲线对比,整体上吻合良好,节点CJ-22和SJ-22与试验对比略有差异。对于CJ-22试件,在加载前期水平位移较小,模拟刚度和承载力与试验曲线接近,加载后期由于试验过程中钢管局部断裂导致承载力和刚度急剧下降,而数值方法不能模拟钢材的断裂,因此,加载后期刚度和承载力模拟结果高于试验结果;对于SJ-22试件,刚度模拟结果与试验较吻合,但模拟水平承载力低于试验,可能与混凝土后期强度发展及对混凝土与钢管间的接触影响有关,试验过程中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增长有一定提升;由于有限元软件采用简化接触来定义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忽略了钢管与混凝土之间的实际相互作用力,而混凝土随着水化反应的进行和钢管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使两者能够结合更加紧密,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也有一定提高。文献[19]进行了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节点抗火性能的试验研究,文献中火灾下的节点与本文研究节点略有区别,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模拟该节点的升温过程,通过截面特征点温度与试验对应点温度对比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采用上述的建模方法进行模拟,材性均采用文献中提供的实测值,滞回模拟主要以其中4个方柱和2个圆柱节点及温度场模型以1个方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为例,温度场模型主要对节点不同区域四个截面上特征点温度对比,T-1表示1号点实测值,M-1表示1号点模拟值,具体截面测点详见对应文献,将试验结果和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试件主要参数见表1,图4为其计算和试验滞回曲线对比结果,可知,两者总体吻合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