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一《耕织图》年代表:“耕索软套”系统图像考辨》

《表一《耕织图》年代表:“耕索软套”系统图像考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耕索软套”系统图像考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目前流传的“耕织图”版本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第一,画面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开始描绘稼穑蚕桑之事。虽然梁楷传世作品只有《织图》部分,但显然具备了分段式的表达,而南宋楼璹也正是沿用了这种样式。多空间的图像切换虽然容易造成整体图像的错位,但文本特性的加强显然能够突出其功能性。由于其造型严谨,后世的农书纷纷效仿,成为此类农书发展的样本,予以流传。第二,地域特点是此类图像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南宋时期之所以能够发展出这一画科,本质上是由于江南地域农盛桑富,良好的资源环境能够提供先进的文化生态。高平在当时的华北地区是小区域农桑要地,农业的繁荣势必推动经济的发展,北宋时期的高平俨然可以称之为“小江南”,因此,才能出现带有华北地域特点的耕织图像样本。第三,风俗性图像在北宋的普及是“耕织图”能够形成的重要条件。唐代之所以没有出现这种集合样式,在根本上就是风俗性绘画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北宋期间社会经济与农耕文明在政治变法中获得新的能量,刺激了多种行业形成更大的反弹。五代后期至北宋宽容的政治生态与贸易市场的多样态推动了艺术走向更为多元的分类,而农桑表达的意义甚至超越了图像本体的载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