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原灰及溶出渣主要化学成分》

《表2 原灰及溶出渣主要化学成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粉煤灰转相焙烧过程铝硅碱溶活性探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

此外,从图2可以看出,转化物料中的硫酸铝在焙烧过程中逐渐分解为Al2O3,但在焙砂中没有出现尖锐的Al2O3衍射峰,而是在2θ为65°~70°间出现了较为宽泛的γ-Al2O3衍射峰,说明在焙烧过程中非晶态的Al2O3有逐渐向晶态转变的趋势,但并未完全转变为晶态的γ-Al2O3。焙砂中未出现SiO2衍射峰,说明在焙烧过程中SiO2没有转变为晶态,仍以非晶形态存在。焙砂中未出现莫来石的衍射峰,说明在焙烧过程中也未形成莫来石相。结合Al-Si-H2O系φ-pH图与溶出数据分析可知,低温焙烧(850℃)时,Al2O3和SiO2均处于非晶态,此时非晶态的Al2O3碱溶活性较强,更易于与碱性溶液反应,因此Al2O3溶出率远高于SiO2的溶出率,但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非晶态的Al2O3有向过渡相的γ-Al2O3转变的趋势,导致焙砂中Al2O3碱溶活性变差,溶出率降低至2%以下,而此时非晶态SiO2具有碱活性高的优势,因此SiO2的溶出率升高至73%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