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7 不同处理夏大豆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灌溉水效率》

《表7 不同处理夏大豆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灌溉水效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夏大豆干物质积累参数及产量对膜下滴灌量的响应》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7可知,2016年与2017年相比较夏大豆单株荚数波动不大,其单株粒数,百粒重变化较大,造成这种原因可能是2017年大豆成熟后期持续降小雨,说明在成熟期适量灌水或降雨有利于豆荚籽粒的灌浆。累积两年覆膜处理下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平均值可得,覆膜处理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分别比未覆膜处理提高15.19%、18.03%、4.59%和11.89%,说明覆膜处理能有效提高大豆的单株荚、粒数和百粒重,进而提高大豆产量。对比不同年份覆膜处理下产量可知,随着滴灌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累积各处理产量的平均值,以3099.49 kg·hm-2的W2处理最大,较W0、W1、W3、W4、W5处理分别提高了14.27%、7.23%、7.20%、20.40%、34.17%。其中,W2处理与其他处理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W1和W3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通过方差分析产量构成因素,其百粒重受滴灌量影响不明显,产量与大豆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影响较大,基本均表现为:W3>W2>W1>W4>CK>W5,且W2和W3处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过多的滴灌量会抑制大豆荚数及粒数的形成,进而造成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