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两组鼻咽部粘膜损伤、消化道出血、恶心及呕吐发生情况比较[n (%) ]》

《表2 两组鼻咽部粘膜损伤、消化道出血、恶心及呕吐发生情况比较[n (%) ]》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改良体位联合听诊定位法置入鼻肠管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研究项目根据胃、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生理解剖特点,改良了置管体位:置管时,给患者取半坐右侧45度体位,置管结束后保持右侧90度体位3~4h,运用物理力学原理,借助胃的解剖位置,使鼻肠管顺重力而下,管道不易打折且易插入。同时,运用声学原理:胃腔体积空间大,听诊闻及声音气过水声相对低调;肠腔体积空间小,听诊闻及气过水声高调响亮。通过听诊腹部不同部位、比较不同声响,初步判断鼻肠管所在位置:听诊左上腹、上腹中线、右上腹、左胁腹气过水声进行不同声响的比较。左上腹闻及低调回响气过水声,提示鼻肠管头端在胃腔;上腹中线气过水声强于其他部位时判断鼻肠管头端盘曲在胃窦部;右上腹闻及高调气过水声判断导管头端通过幽门;左胁腹闻及高调、响亮的气过水声时,判断导管头端到达十二指肠远端或空场上段。从表1可见,研究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82.00%,总成功率为94.00%;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58.00%,总成功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了置管体位后由于减少了反复置管的次数,减少了导管对鼻粘膜的刺激与损伤,从而也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表2可见,研究组鼻咽部粘膜损伤2例,对照组鼻咽部粘膜损伤4例,两组比较,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数值上看,研究组要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恶心3例,对照组恶心1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