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 珠江河口区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的历史与现状比较》

《表5 珠江河口区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的历史与现状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珠江河口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未采集该季度数据;**所参考文献中未显示该数据

历史上在珠江口进行的大型底栖动物研究主要在潮下带开展(彭松耀等,2010,2019;毛婕昕等,2011;张敬怀,2014),在潮间带仅有少数报道(黄少峰等,2011;王迪等,2015)。本研究2014–2015年4个季度获得的珠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以软体动物、多毛动物和甲壳动物为主体,与王迪等(2015)获得的物种组成结果一致。在物种多样性方面,本研究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52种)高于黄洪辉等(2002)(32种)、王迪等(2015)(43种)和黄少峰等(2011)(40种)的调查结果,而低于其他潮下带的调查结果(表5)。王迪等在珠江口潮间带湿地获得的物种数最接近本研究,黄洪辉等和黄少峰等分别在潮下带和潮间带进行了两个季度的珠江口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取样频次的减少降低了物种数的获得,但总体上同样在潮间带开展调查的研究获得的物种数更接近,可见潮间带和潮下带的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有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