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照片内容统计:基于视觉方法的历史街区“微改造”空间感知研究》

《表2 照片内容统计:基于视觉方法的历史街区“微改造”空间感知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视觉方法的历史街区“微改造”空间感知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编码后的照片进行结果统计,可知一级编码中最受关注的场景是建筑景观和街巷景观,其次为空间细节和活动场景,分别占自助摄影照片总数的32.20%、25.99%、22.03%、19.77%(表2),表明建筑和街巷景观是恩宁路街区的重要组成。在二级编码中,节庆布景、骑楼街、永庆坊内街巷、24-28号红砖民居的拍摄数量较多,分别为26、24、22、20张。一方面,节庆装饰位于空间重要节点,可能一定程度上成为辅助标志物而被镜头捕捉;另一方面,结合街舞比赛场景的拍摄数量(8张)而言,活动场景所塑造的参与型空间氛围展现出很强的感知度。在街巷景观中,骑楼街这一恩宁路的标志文化元素占据着街区感知的重要地位。而24-28号红砖民居在改造后被打通作为展览馆使用,相比于街区内其他建筑物,则具有明快的红色调外墙和较大的体量。值得提出,拍摄最多的四个场景中有三个位于微改造区域。